2016年2月16日,《安徽日报》“新论苑”(即《安徽日报》理论版)整版刊发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姚国荣、张廷龙、朱立冬、朱兵、韩玉刚、周桂琴等几位老师的研究成果。
从去年底开始,国家层面的长江经济带建设再次升温,安徽省也顺应国家政策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撑点的部署,其中皖江城市带是其主要阵地。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依托特色优势领域和校首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皖江区域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组成课题组进行了研究,对皖江城市带发展基础条件、发展路径和实施措施提出研判与对策。
姚国荣教授在《皖江生态廊道建设的主要着力点》研究成果中,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1月5日在重庆调研时对长江经济带所做的重要指示精神,对800里皖江构建绿色生态廊道,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确立“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做好入江河排污口布局规划,强化污染物入江河总量控制;加快“引江济淮”工程,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构建“一源+七廊”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划定水土保持生态红线。
张廷龙教授和周桂琴老师在《皖江港口群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对策》中指出,在长江流域中,皖江城市带不仅发展基础良好,而且具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长江沿岸的皖江港口群年货物吞吐量在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中占70%以上,是安徽省水运的主阵地。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皖江城市带应利用黄金水道,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推动皖江港口群由竞争走向协作,发挥港口群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通过产业、港口、城市的联动发展,构筑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韩玉刚副教授在《皖江城市带空间整合联动发展的路径》中强调,皖江城市带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双覆盖区域,在“十三五”时期要继续担当安徽经济增长极,具体在城市群之间的区际关系、城市群内部城际关系、产业布局、交通组织、信息网络和城市内部的城乡关系等方面全面整合联动发展。
朱立冬副教授在《打造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增长极》中呼吁,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皖江城市带继续成为安徽区域经济增长极,需要有创新增长极为支撑和驱动,皖江城市带应把打造创新增长极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大举措。要有系统思维,统筹协调皖江城市带各市改革发展各项政策、各种资源要素,实施规划引领,市场运作;要激活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要打破产学研的界限,要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组建产学研合作联盟,共建创新平台基地,整合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加强在创新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实施协同创新,在能够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点环节加强技术研发与攻关,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业竞争力。
朱兵副教授在《以创新驱动皖江城市带产业转型升级》中阐明,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冶金及有色金属业、汽车及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一批有规模和特色的产业。但是,其中很多产业还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尚未形成紧密衔接的产业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落后。皖江城市带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在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这是《安徽日报》理论版继2014年整版刊发经济管理学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和皖江城市带研究成果以来,第三次整版刊发我院关于皖江经济带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提升我校学术影响力、凝聚学术团队、扩大在省内关于长江经济带研究的知名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大力倡导的“科学研究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知识和智力密集的优势,体现科研自身的应用价值”主旨思想的行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