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评建进行时】体育学院:深化改革,创新合作,铸就人才培养新高地

  • 时间:2024-10-28
  • 来源:评建办 宣传部
  • 作者:体育学院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体育学院紧跟国家教育方针,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发展方案》等政策指引,全面推进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三大行动计划”,学院通过深化体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课程思政,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为实现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成绩斐然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拥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深厚,成绩斐然。学院建于1957年,1961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1993年改系为院。2000年、2001年、2010年、2014年分别增设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表演、休闲体育本科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获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已经建设成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体育学科于2022年获批“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项目,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科研平台高端齐备

学院现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安徽省体育专业考试基地,安徽省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研究中心,安徽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省部级学术平台。在60多年办学历程中学院为国家和安徽省体育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学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数百项,其中国家级研究课题超30项;形成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139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63人、博士33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有国家级人才称号教师6人次,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有8位教师在国内学术团体(机构)中担任委员以上职务。教师中有国际级裁判5人,国家级裁判20人;两届体操奥运冠军邓琳琳,乒乓球世界冠军刁文元,中长跑世界名将王春雨,武术世界冠军赖晓晓,射箭亚运会冠军顾雪宋,乒乓球名将桑亚婵等在学院任教。有国际武术联合会运动员委员会主任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体育荣誉奖章5人、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国际级裁判5人,国家级裁判20余人。安徽省政府参事1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3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获得者3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

目前,体育学院各类在校本科生2305人,全日制普通硕士生45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91人,博士研究生16人。学生培养效果卓越,2023年学院在国际运动赛场获得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2枚。

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注重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人格教育

学院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教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养成教育, 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推动学科发展,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道德品德养成两方面齐头并进, 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坚决落实学校“三大行动计划”。2023年高质量完成了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卓越师资主导本科教学,技能学习和智识锻炼贯穿本科生涯。学院严格落实“教授上本科讲台”制度,教授100%进入本科生课堂,并将最前沿的知识带给本科生。专业课程基本由副教授,或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教师负责,保证本科教学拥有最为优质的师资力量。在乒乓球、射箭、体操等项目推动冠军进课堂,并实时推出冠军公共课。多名教师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

鼓励硕博导师、博士成立学习小组、读书会,为本科生提供多元的知识获取渠道。定期举办“望道论坛”“体院大讲坛”等学术讲座,邀请业内专家来校讲学,使学生收获最新的知识养料,感受学术思想的碰撞。学院还定期组织学生举办读书报告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

坚持四个课堂联动,制度设计保障本科生培养质量与特色。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五育并举”,落实学校三个行动计划,坚持四个课堂联动,立足第一课堂,着力强化“知识探究、能力提升、人格养成”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立足第一课堂,严格考勤,狠抓学风;协同第二课堂,丰富活动,以文化人;依托第三课堂,志愿支教,实践育人。在第一、第二课堂结合形成了我校运会节目《非遗鱼灯》,受到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60余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话题阅读量达1527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第三课堂的“阳光体育‘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安徽省唯一高校。

在实施“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的过程中,结合专业特征,学院创造性对本科课程进行改革,将竞赛纳入专项学习中,形成了“课程竞赛+课程组竞赛+专业基本功竞赛”的赛事化教学体系,完善了“学、练、赛、教”输入到输出知识流动路径,学院组织了举行首届体育专项系列技能竞赛,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运动解剖绘图等,构建了“以练促学、以赛促练、以教为本”的学习机制。此外学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目前学院已经在几十个公司、中小学校、体育产业基地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目前学院已经形成“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个化性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课堂礼义,强化课程思政融入力度。强化课堂师生问好等基本礼义出版系列课程思政教材,结合专业特点,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与比赛之中,同时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列入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专业必修课程体系之中。

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渠道,拓宽人才培养视野

学院与英国拉夫堡大学、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和俄罗斯米宁大学等多所国际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如硕士1+1+1联合培养项目及本、硕4+1合作办学项目,扩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全育人”结硕果 立德树人显成效

近5年,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稳居在92%以上,并逐年上升。考取北体、上体、华东师大以及英国拉夫堡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生百余名。近10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5%。近年来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国内外学科竞赛银奖(二等奖)以上近百项,500多人次,位居全省之首。连续两年获长三角师范生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