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图\文 历社学院教学办) 3月9日,第七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奖”颁奖典礼暨“家庭为本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办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香港林护基金发起人林柏年先生及其夫人、民政部社会工作司伊佩庄副司长、香港与内地社会工作专家学者、师生代表、机构代表、获奖单位代表约六十余人出席会议。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学校社会工作教学团队”负责人赵怀娟教授、王杰老师、2015级社会工作本科生柏玉琴同学应邀参会。

今年,“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奖”各个奖项的竞逐十分激烈。经过评委会的四轮匿名投票,最终评选出“实习项目奖”4项、“服务项目奖”2项、“学生奖”4人、“学人奖”2人。我校历社学院申报的“社工伴学—学校社会工作实习项目”从数十件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7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实习项目奖”。获得实习项目奖的另外3所高校是中山大学、贵州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在颁奖典礼现场,历社学院师生代表以视频展示的方式介绍了“社工伴学”项目的发展过程、内容设计、服务成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作为颁奖嘉宾,点评了“社工伴学”项目,认为该项目在探索本土化服务模式、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产出实践成果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示范作用。
2014年,历社学院在澛港中学设立“雏鹰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开始探索用专业知识服务中学生发展的方法与路径。服务方案由专业师生共同策划,以课程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方式予以实施。在服务中,由于本科生充当中学生的陪伴者,故项目被命名为“社工伴学”。2016年,该项目拓展至大一新生。五年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有130多名中学生和110多名大学生接受了包括学习习惯优化、人际关系调谐等在内的模块化专业服务。参加实习的本科生共获得相关奖项15个、10人保研、3人创办社工机构、多人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优秀毕业论文培育计划。基于项目实践,社工专业建成了一支教学团队,整理了10个教学案例、撰写了1部著作。历社学院还被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授予了“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基地”(全国共27个)。
“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奖”由香港林护基金会设立,旨在表彰在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学生和服务项目。该奖项自2012年设立以来,以其严格的评审流程和公正的评审结果,广受业内好评,是目前社会工作领域内最具权威、级别最高的专业性奖项。此次,历社学院获得殊荣,充分说明业内专家对安徽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历社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继续完善服务项目、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将安徽省首家社会工作专业办得更具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