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5月,学校将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安徽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学校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工作巡礼,全面展示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奋力冲击“双一流”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本期推出基础教育振兴篇。
安徽师范大学作为安徽高等教育的“母体”和基础教育的“母机”,始终坚守师范教育底色,开设了覆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全学段的师范类专业,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97年办学历程中,累计为全省基础教育一线输送了26万余名优质师资,其中全省基础教育领域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生占比超过60%。
在师范生培养上,学校创新“师德养成+学科素养+实践能力”的育人模式,聚焦“入职顺、适应快、潜力大”的优秀师范生培养目标,连续两年实施暑期小学期。以9个高考科目为教学训练科目,从全国聘请百余名一线名师,打造1名特聘教授实训指导、X名校内导师辅助训练、1名辅导员协调统筹的“1+X+1”模式,对师范生开展教学实训,提升教学技能,受惠群体达5300余人,累计评定“金牌师范生”676名。2021级物理学(师范)专业从珊在利辛县第一中学实习不久,就给辅导员报喜,她所带的班级物理联考分数排到了全年级实验班中第一。

在探索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中,学校持续构建“金牌师范生”全周期培养与在地方发展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努力将“金牌师范生”留在安徽,助力安徽基础教育建设发展。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向社会输送师范毕业生2000余人,留皖就业人数占比65%以上,其中近80%投身基础教育行业,学校也被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全省首个“基础教育青年人才培养基地”。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学校不断健全教师定向培养机制,积极落实“优师计划”“硕师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等,累计培养优秀师资 1600 余人。
2025届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赵欣月就是留皖兴业的一员,她入职的单位是芜湖市沈巷中学。“我是安徽巢湖人,留在省内工作既方便照顾父母,又能为安徽基础教育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2022年4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与北京师范大学组团,聚焦人才队伍、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服务等 14 个方面,结对帮扶阜阳师范大学等团组高校,扎实做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工作。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培养。近3年开展中西部校长培训、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培训、全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 370 余场次,培训学员 5.2 万余人次。2019年, 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安徽省唯一,全国师范大学10所),连续6年对口支持宿松县光荣小学和金寨县光爱学校,推动帮扶学校的体育美育日常化、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

学校紧紧围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充分调配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以“理念同享、内涵同建、活动同推、教师同训、资源同用、文化同创”的“六同机制”为牵引,持续不断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下沉、向革命老区及城乡结合部等教育薄弱一线延伸,形成高校智库引领、附校品牌输出的协同发展格局。截至2025年5月,学校现存合作办学和托管帮扶幼小初高不同学段学校(园)44所,办学区域覆盖省内12个地市24个县区,惠及学生近8万人,外派校(园)长和骨干教师100余人。
以助力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国家级贫困县宿松县复兴中学、大别山革命老区六安市叶集中学为例,自挂牌成立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附属叶集中学以来,逐步形成“1+2+N”联动发展体系,即以校本部教师教育学院为智库中枢,两所附属学校为改革试验田,辐射带动周边众多乡镇学校协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口帮扶学校中实施的“三名工程”以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辐射带动乡村学校共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得到地方县区的一致好评。
帮扶以来,附属叶集中学生源从187人增长到3000余人,生源数翻了15倍。先后选派80余人次中青年教师至附中跟岗研修和到安徽师范大学参加暑期小学期培训,仅2024年就有95人次在市级以上的教学和教研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获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一等奖28项,一个学科教研组荣获“六安市优秀教研组”称号,获奖数量大幅提升。

在附属复兴中学,2024年本科达线346人,录取985、211、双一流以上高校8人,实现该校历史性突破。青年教师管后东就是复兴中学从安徽师范大学招聘的历史学师范生。2018年入职担任高中历史教师以来,管后东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比赛、集体备课、解题大赛等,先后获省优质课团体赛二等奖、教学比赛三等奖,市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被评为“安庆市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先进教研个人”,入选2024年国家级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在复兴中学,和管后东一样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的师范生有10人,他们都在基础教育振兴的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为积极响应省教育厅“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工程要求,学校还开展了对口安徽省绩溪中学、南陵县家发中学和蒙城县蒙城六中3校县中托管帮扶。在助力地方基础教育振兴时,学校坚持按需帮扶,将“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大力培育“土生土长”的优质教师,建设制度体系和课程体系,争取在最需要的地方留下“带不走的力量”。
两年多来,在面临生源基础薄弱、优质生源匮乏等客观条件下,安徽省绩溪中学办学水平逐渐好转。2023年高考一本达线率39.9%,较2022年提高5.56个百分点;二本达线率66.67%,提高9.12个百分点。2024年高考全校600分以上21人,较往年有大幅增长。项俊杰同学以593分高分入选空军高校飞行技术专业,实现绩溪县近30年招飞新突破。
学校还主动参与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与蚌埠市教育局对接,积极赴受援校实地开展需求调研,专门研制出台了大学层面的支援实施方案,并提出发动合作附校集体力量,开展“组团式帮扶”。来自皖北112所新优质学校的217名校长、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了由我校举办的皖北新优质学校校长和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示范班,102位来自师大直属校、合作校、帮扶校和支援校的校长们,将相互分享办学经验,共同研讨办学难题,探索共建资源平台。

蚌埠市第二十中学青年英语教师蒲芬芳就是师大“组团式”帮扶的受益者。在备赛蚌埠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期间,她向安徽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所属附校的教学名师讨教教学设计,并在名师指导下反复打磨课件、充分模拟演练,最终荣获安徽省第七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二等奖、蚌埠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并获评“安徽省优秀青年教师”,她从“教学新兵”到“教育新星”,一路蜕变,离不开师大教育集团附校名师的精准指导与帮扶。
作为拥有近百年校史的师范类院校,从探索“暑期小学期”到推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下沉,学校既努力当好师范类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又做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器”,不断深化师范生培养改革,大力培养推动安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力争扛起安徽基础教育振兴的大旗,打造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安徽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