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

  • 时间:2017-12-3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台启权 审核 徐成进

    本网讯(学工部 汪婕)在新年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30日给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回信,勉励他们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才,并向所有海外学人致以节日问候。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激起了我校师生的热烈回应。师生们在第一时间纷纷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容,并通过各种方式分享学习感悟。31日下午,来自17个学院的学生代表、专业教师和学工系统教师40余人在学生处会议室举行座谈会,就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俄罗斯彼得罗扎沃茨克大学留学生、2015级俄语(中俄合作班)班长殷爱玲:作为在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写给莫斯科大学留学生的回信,我的内心异常激动,感触比普通学生更为深刻,回信虽短,但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留学生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盼。“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便是持续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而远离祖国远离家乡前往异邦求学的留学生们无疑是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新鲜血液、栋梁之才。在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我们作为祖国的年轻一代,作为“八九点钟的太阳”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珍惜时光、丰富学识,以满腔的热血回报祖国的殷切栽培!

  学生党员、2015级俄语专业学生毛一凡: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们的回信,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国家对于身在异乡的中国留学生们的关怀。我是一名俄语学习者,也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经过两年半的俄语学习,对这个语言和国家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目前有意向师大毕业后去俄罗斯继续学习深造。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与目标,希望学成归来之后学以致用,更好地奉献祖国和人民。

  学生党员、2016级新闻专业学生吴一杰: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刻感受到,我们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要立足专业,深入研究,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要用每一个青春奋斗的故事,接力书写中国梦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作为党员的我们,更应该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牢记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以更加自信的人生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而努力!

  学生党员、20届研究生支教团团员刘成俊:习近平总书记给莫大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不仅是对留学海外的中华青年的肯定与希望,更表现出我们党对所有青年的殷切期盼与美好祝愿。身为一名党员,我深感任务之重。承前启后的共产党,带领我们走进了新时代,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党员,我们也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工作助理、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王慧: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的留学生的回信后,受益匪浅。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十九大刚刚召开,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时刻关注祖国动态,将自身所学习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自己的青春成长之路更显非凡。

  第14期青马工程学员、2016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程刚:“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17岁离开家乡,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时所作诗。留学生心系祖国,顽强拼搏,我想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记忆。

  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任立侠副教授: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留学生的回信,我的内心是激动的。中国学子不仅在英语的国家,在俄语的国家中,还有世界其他语言的国家,都交流着双方知识,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传播中国的文化,为世界大家庭的稳定发展添砖加瓦。我作为一名俄语教师,有信心也有期盼,希望我教给学生们的不仅是未来谋职的生存之道,更希望他们能够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拉进中俄两国关系,加深沟通,获得友谊。

  安徽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安徽省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活动宣讲辅导员代表龚伟:曾几何时“师夷长技以制夷”只为救国于水火之中,今日学成归国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祖国的强大有目共睹,她需要青年一代接力奋斗。作为青年人,应该矢志奋斗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该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充分发挥人生导师与知心朋友的价值,教育引导一批批青年走在时代最前列,为国家发展不懈努力。这是每一个青年人的梦想与追求,我在践行着,也激励身边人共同践行着。

  安徽师范大学十佳辅导员,第六届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宫超: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年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我也深感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增强教育本领,为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所处的时代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帮助他们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引导大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