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以来,新闻与传播学院动画专业实施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市场需求、产业流程为依据,以国内外相关院校课程体系为参考,结合我校自身优势,实施“生态式”人才培养模式。从时间维度和知识结构两个方面出发,实施阶梯化、板块化课程设计。设置课程实验、实验课程、联合作业、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六类实践环节,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从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有效提升,形成教学体系与动画产业链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循环,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成果。
模块化教学,增强学生专业技能
学院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就如何办好动画专业,对国内外多所动画专业领军院校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学习总结其相对完整与成熟的教学理念与办学经验。立足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校指导意见,通过多方调研、多次论证,动画专业按照课程内容实施模块化教学,根据内容性质将课程分解为美术基础、人文基础、动画基础、创作基础四大模块,在夯实专业基础课程和方向课外,增开如安徽文化概论、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民间美术研究与应用、童话与神话分析、动画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中外电影史等等人文艺术类课程。
与模块化教学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在时间维度上将动画专业的教学进行纵向分解,确保教学进度的平稳和学生对知识的充分掌握与运用。一年级进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如素描基础、色彩等,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造型问题上,在此基础上辅以专业了解和欣赏性质的专业理论课程,如动画概论、动画欣赏等课程,建立学生对于动画专业的基本认识;二年级进行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如漫画技法、三维动画软件基础、材料动画等,主要集中解决学生在进行动画学习环节中的基本制作问题,让学生从基本造型意识转向动画制作意识,在此基础上再辅以专业理论课程《联合作业》,从而形成动画创作思维的有效培养;三年级进行专业创作课程教学,如分镜头设计、定格动画等,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于动画的整体认识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再辅以联合作业、动漫产业概论等课程,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其对于动画创作的整体驾驭能力;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通过专业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等课程,实现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与市场的有机接轨。
此外,动画专业多次规划文化采风和艺术考察实践,并策划相关主题文化讲座与创作展览,以此积淀学生底蕴提升艺术素养,不断拓宽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研究成果,适应动漫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开放型师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动画专业实行“五三二”开放式师资构成模式,即本校动画专业教师为五成,公司资深动画师等行业经验丰富人员三成,最后二成为外聘其他著名院校动画教师构成。新的用人策略引进了多方行业专家、一线人才,努力打破封闭式瓶颈。
截止2017年10月,动画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人,海外留学4人,占25%;有副教授3人,平均年龄36岁,占23%;博士(含2名在读)3人,硕士10人,平均年龄34岁。年龄、学历、职称、学缘(在不同学校学习1年以上的教师比例100%)结构合理。
先后邀请了职业漫画家李小白、北京山海褔桃影视文化项目总监陆佳、南京先锋游戏副总经理姚登伟、芜湖黑云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雍成云、芜湖徽风南韵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峥、芜湖华强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动画组负责人许大玮、场景组负责人吴一尘等业界精英承担学校部分课程;邀请了中国电影集团王亚伦经理、美国概念艺术屋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煊、数字艺术家冯伟、水晶石(杭州)公司动画总监方广程、完美时空(上海)公司艺术总监郭峰等一批业界权威来校讲学与指导专业建设。
学院先后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江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院校动画专业建立了教学合作建设关系,得到诸多国内著名动画专业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参与。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教授、韩国动漫协会会长张东烈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姚国强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动画系主任晓鸥等知名学者先后来我校指导动画专业建设。积极拓展对外交流,考察了韩国世宗大学、韩国韩瑞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并邀请了韩国世宗大学动画专业学科长崔银敬教授,英国提塞德大学教授先后来我校指导动画专业建设。并先后有序的与英国提赛德大学、韩国世宗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开展并实施了“2+2”本科合作项目。
互动式育人,培养专业应用人才
动画专业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互动式育人模式,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从中汲取营养;积极融入地方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创造良性发展空间。
动画专业教师共主持课题研究33项,作品获省级国家级奖项35项,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61篇,在国内外各媒体频道以及学术论坛播出与展览的主创动画影像作品14部,并成功申请了11项专利,顺利完成校企合作项目23项。教师的科研过程向学生开放,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应用于教学。动画专业主任孙亮老师利用假期休息时间指导学生参与自己主持的项目,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动画作品;吴浚老师以工作室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沙画创作,形成《醉美师大》《大美芜湖》两部沙画作品,得到媒体的宣传和肯定……此外,动画专业还通过“竞赛+项目”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竞赛+项目的参与设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实践水平,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动画专业现与安徽动漫频道、安徽出版集团、时代漫游有限公司、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动漫企业共同搭建了校外实践平台,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提供有利条件,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考察了北京追光动画有限公司、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河马动画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一线动画制作公司。掌握动画行业业内最新动态,针对社会对动画人才的具体要求,同步完善专业建设理念及方向,优化改进教学体系。实习实训,积极搭建校外实习平台,以实习单位为课堂,聘请实习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工作人员为指导教师,认真完成毕业实习,使其真正收到实效。
渐进式改革,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动画教学中存在的与市场脱节、轻人文创意、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我院动画专业不断改革,与时俱进,观照和反思中国高校动画教育高速发展十年来所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探索性的形成了生态式动画人才培养系统,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在生态式教学模式探索实践过程中,动画专业学生在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5年间共获得660多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以及63项国家专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实践意识大幅提高,为全国输送了一批高端动画创作人才:优秀校友2011届的郑虎现为腾讯美术专家组美术指导、高级游戏美术设计师,作品被各大国内外专业网站介绍、获得国际权威的CG年鉴《EXPOSE 11》年度大师奖,担任暴雪公司项目评委;优秀校友2012届的姜茜钰现为深圳欢乐谷项目建设组项目经理;优秀校友2015届毕业生宁瑶瑶、马草原、陈钦艺、叶阳、常永月、张学光等一批学生就职于东方卫视、中南卡通、米粒动画、玄机科技、百度等国内外一线的动漫企业及媒体单位,实现了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高平台、高起点的一次飞跃;优秀校友2017届毕业生赵泽现为京漫动亚青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动漫客”签约作者,其在校期间创作的长篇故事漫画《仓央嘉措》先后荣获2014年第八届亚洲青年数字与艺术大赛金奖。
动画专业的人才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同时,动画专业学生近年在考研率上有了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子,如2009级华力就读于意大利卡罗服装设计学院、2009级单峰就读于北京大学、2011级尚庆敏就读于上海大学、2012级顾安琪就读于深圳大学、2013级陈晨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等。
总结经验,直面问题,把握市场需求和动画人才培养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形成生态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创新性动画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动画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动画专业将结合教学中的实际存在问题,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对动画人才的培养采取正确的教学的方式,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