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致敬吾师】 麻金继:用心教书 用爱育人

  • 时间:2019-09-06
  • 来源:
  • 作者:张鑫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麻金继,我校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98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至今。曾担任四年兼职辅导员、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主任、省高校资源与环境工程中心主任,现任地理信息科学学术带头人。

麻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贯穿始终,教学成绩突出。2010年和2015年两次荣获校级“教学优秀奖”,2015年获得 “优秀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他主动投身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省级一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省级金牌、银牌各一枚,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学生GIS软件开发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GIS应用技能一等奖,本人也因此十余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培养一个人的兴趣比培养一个人的技能更重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回到师大任教以来,麻老师一直承担地理与旅游学院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地理信息科学导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概率论》和《地理建模技术》。在这些课程中,遥感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会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刚开始时学生们的反馈也都表示有畏难情绪。而麻老师就会用日常生活的实例和常见现象,如美颜相机晴天和阴天的效果不同,来引入课程,教大家相关的信息操作技术,告诉同学们遥感技术其实应用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同学们的兴趣有了,课堂上的问题也解决了。

兴趣,始终是麻老师教授学生的突破点。在他带的一年级本科生团队中,麻老师会让喜欢历史的同学利用专业表达战争空间转移状态;让喜欢文学的同学利用专业技术画山水画,以发现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面对初到研究生来时,麻老师则会首先问他你想做什么,给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做。从2012年开始,麻老师每年都会带领一个本科生团队或者研究生团队去各地进行调研。“我带学生跑不是只为了调研,我是想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在跟随麻老师出去的路程中,学生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麻老师都会及时帮忙解决问题,并从中了解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学生们也和他会相互了解,彼此磨合。“虽然在我的团队我会分配任务,要吃不少苦,但他们的综合素质都会提高”。

讲课的过程,其实是老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麻老师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经常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总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他还会改变“一考定成绩”的方式,把更多的考察放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放在11次小的课程设计当中;他也会根据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讲授方式和时间进度;组建小组共同体,提高同学们团队意识。这一系列措施下来,同学们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也会对遥感有了更多的兴趣。

“我愿意做学生前进道路的摆渡人”

一个人做好工作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离不开感情和爱心的投入。麻金继老师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他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利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麻老师也很愿意同学生们交流,“我很高兴我周围有一批孩子,这批孩子使我心态永远年轻,这就是孩子给我的力量。他们的思维都是新鲜的,跟他们接触时候我自己也在学,这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除了自己教学任务,麻金继老师每年还承担了部分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和实习指导工作。每次从选题、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他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他指导的学生论文多次获得院级和校级优秀论文;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同样认真负责,多名次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和8位学生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在麻老师看来,学生们获得了奖,比他自己获得奖还要高兴。他还主动展示了这些年他指导的历届学生获得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的奖项。而每一个项目比赛,都是麻老师和团队在背后至少三个月的不断努力的见证。

说到自己学生时,麻老师说:“我愿意做学生前进道路的摆渡人,希望把学生送到更高的平台上去!”2013年他推荐了1名本科生以全额奖学金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推荐多名学生到国内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所就读;到目前为止,他指导毕业的25名硕士研究生,有4位在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位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6名次的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

“一个能把课上好的老师,科研不会太差”

在麻老师看来,科研和教学是交融的。他有时候会用课上四分之一的时间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在讲课的过程中,他会把他研究的像5G基站塔选址这样的最新前沿动态问题加入课堂的讨论中,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学生听到我的科研会很有趣 就会参与到我的课堂上来,这样我的课堂才会有意思,学生才会愿意听”。

麻金继老师也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他积极参与试点专业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在2015年主持了《遥感图像处理教学方式研究》和校级考试改革项目《地理建模技术考试改革》等教研立项课题,并在科学出版社以第一主编出版《三维测绘新技术》和第三主编出版《新编地图学》两本教材。

麻老师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从未放松科学研究。他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科研硕果累累,在地理与旅游学院的科研工作量统计中总是名列前茅。自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科学院先导性项目子课题1项,国防科工局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共计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1项;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2部。

麻老师也十分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自参加工作以来作为负责人申请到了“地理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空间信息应用团队”两个省级高校平台;完成了两轮的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多个外省的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麻老师除了在科研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也在生活上关心和教导学生,希望他们要有感恩的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位他的研究生说:“麻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学术上的事可以慢慢做,但做人一定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感恩,感恩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学校”。 他的学生在考上更好的学校后,也会经常把自己的喜悦分享给老师。大到科研上的突破,小到和学者的合影,也都让麻老师感到高兴。在生活上,麻老师也会关心过问他的研究生的家庭情况,设立专门岗位,提供津贴补助,让他们安安心心搞科研。同时也会经常和他们一起跑步打球,鼓励他们劳逸结合,锻炼身体。

麻金继老师热爱工作的达观态度、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教导学生的负责严谨,是他层层荣誉之下的默默付出,值得每一个师生学习。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他还能够持久地保持这样的干劲和心态去孜孜不倦地教书科研、去全心全意的服务于学生是难能可贵的。 

/全媒体中心记者 刘佳闻)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