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 党委宣传部全媒体中心)深秋微凉,晨光熹微。安徽师范大学第48届运动会正在花津校区北体育馆如火如荼地展开。赛场上运动健儿们奋力拼搏,而身边总有这样一群“守护天使”在默默的守护着他们,那就是一直在台下辛勤付出的服务保障人员。
绿色志愿者:默默的奉献者
“蒲公英环保志愿者”是由地旅学院组织发起、全校各学院倾力参与的志愿服务组织,绿色象征着生命的新意、不懈的坚守,这也正是他们身上的绿色队服所要传达的信念。运动会期间,志愿者的主要部门分为宣传组、场控组、秩序组和通讯组,分别负责赛场秩序维护和赛事报道。据负责人介绍,本次运动会的绿色志愿者是由笔试、面试层层选拔出来的,上岗前还需经过高年级同学的培训,他们是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大二的志愿者王寒和记者分享道:“能站在这么大的平台做志愿服务的机会不多,此类活动应该多多益善。希望能有更多新鲜的血液加入我们团队,和我们一起做志愿者服务。本着志愿者服务“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精神和当代大学生为人服务的积极心态,认真严谨地做好自己志愿者的本职工作。”




裁判团:公平的记录者
无论是引导入场、维持秩序,还是记录和递送成绩,学生助理裁判都能够在实战中积累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绿茵场内,“蓝色马甲”与奔跑着的运动员们活跃在每一块比赛场地,这是体育学院组织的学生裁判员队伍。本次裁判团和历届运动会一样,按身份可分为学生助理裁判和教职工裁判两类,按工作可分为计时组、场务组、赛后组等。据体育学院马腾同学的介绍,学生助理裁判主要来自体育学院,他们会学习相关裁判知识,与专业的教职工裁判合作可以确保裁判工作的专业性,让每一项比赛结果都能有公平公正的体现。马腾同学说,大三的他已不是第一次参加裁判工作了,多次校园运动会的历练让他逐渐沉稳,能够灵活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这也让学生们能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实践能力。



校医队:安全的保障者
妙手春风医病人,杏林高坛护学生。一身洁白,手提药箱,在休息室里摆好一件件医疗器械,紧张地注视着赛场,他们是操场中最让人安心的存在,是最可爱的“白衣天使”。他们一直陪伴在同学们的身边,处理赛场上的每一件突发情况,认真地为受伤的同学处理伤口,安抚每一位受伤同学的情绪,送上这个秋日里最温暖的关怀。
在赛事间隙,校医院的徐医生谈到:“突发情况是无法预料的,需要我们能够应急处理。遇到严重的情况,还需要保护好伤口紧急送医。”在被问及工作是否很辛苦时,徐医生认真地说:“会很辛苦,一天内的工作时段都要守在这里,但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学生们的参赛热情特别高,我们也要以高度的热情来对待我们的本职工作,为他们做好医疗保障。”采访期间有名同学来询问在何处就医,徐医生急忙过去查看受伤情况……结束采访之后她又立刻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啦啦队:热情的助威者
田径场上,运动健儿们势如破竹、奋勇争先;观看台下,啦啦队的成员们热情洋溢、舞姿妙曼。每届运动会,这些身着短裙活力四射的姑娘们,都是看台上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与往年有些不同的是,今年的啦啦队在柔美中又增添了一丝阳刚之气。文院男生王梓杰在众多女生中格外显眼。“我是误打误撞进来的,但我还是很乐意啊。”没有尴尬,没有害羞,这位大男孩儿的脸上洋溢出自豪的笑容。因为填错表格而一头闯进啦啦队的王梓杰,在繁重的练习任务中并没有退缩,他骄傲地告知记者:老师夸赞他“表现力特别强”。十月,早晚温差逐渐拉大,这给啦啦队成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给运动员加油助威,可以克服这些小困难。”法学院啦啦队队员翟杨信心满满,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支撑着她热情助威的动力源泉。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的同时,啦啦队的成员们也有不少收获:“可以学习他们在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超越自己、挑战自己。”


这样默默的“守护天使”,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忙碌在校运会的各个角落,他们乐于奉献不计回报的志愿服务精神,成为四十八载不可磨灭的“校运记忆”。尽管没有掌声与鲜花,但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努力与付出,赛场上的运动员们才能心中安定、奋力拼搏。
(文/李晓昕 龚蓓佳 李伟杰 王思琦 李静茹 图/王嘉慧 马莹 卢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