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教务处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学校举行“教育2035”课程思政系列报告。6月28日下午,环工学院教授陶海升教授带来了“教育2035”系列报告之第17讲——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本次课程思政线上分享报告由教务处副处长崔光磊主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昝逢宇总结。近百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在线聆听了报告。
本次报告围绕如何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类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这一主题展开。陶海升老师首先从为什么做课程思政这一问题出发,在海内外和古今对比中阐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国外访学经历,强调在环境科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之后,陶海升老师从教学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等多方面的作用。最后,陶海升老师结合自己开设的《环境学导论》、《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系统的阐述了如何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专业课教学中。陶老师对推进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自己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的实践,从教学内容到手段,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落实到课程教学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以具体而生动的实例解析了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探索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者的有效路径。
据悉,我校是最早将环保类课程列入学生校选课的学校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子孙后代千万人的福祉,环境专业肩负着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环保人才的重任。陶海升老师的实践与探索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如何更好的利用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材,突出地展现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有很强的实操性。学校将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优化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生态文明等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