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宣传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开幕,我校广大师生热切关注,深刻领会和学习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热议2021年全国两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汪盛玉:会议胜利开幕激动人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格外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教育目标。不断提升教育公平人人有责: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等。这需要全社会从研究人本身到研究教育本身、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举措、从办学宗旨到办学方式都要进行灵魂式反思,克服短视而又功利的理念和做法,自觉治理各种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等乱象。理性抵制超前教育、过度教育、低效教育等种种怪圈,回归“育人为本、学生中心”的正常轨道。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彭启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重视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教育的关系做出了明确而重要的指示,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而教育在凝聚民族合力,凝聚全党合力方面,肩负重任。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仅仅满足于对在校学生进行科技文化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像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四史教育”,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院副教授 陈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些举措的推行,不仅为我国教育公平目标更好更快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引,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经管学院讲师 陈龙(安徽师范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立足新发展阶段,安徽省应完整准确全面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先进制造业为抓手,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塑造精品“皖美智造”。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继续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皖美样本”。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积极融入长三角,统筹协调省内南北协作联动,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城乡区域发展“皖美协调”。
历史学院辅导员 宫超: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作为辅导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四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从困难到辉煌的发展历史,使他们在对党史国史的思考中汲取智慧养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激发主动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精神动力。同时,作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我更要坚守育人初心,率先垂范,言传与身教并重,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指路明灯,把准人生奋斗航向,为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驾护航。
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张克松: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民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等伟大胜利,创造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2021年3月,春暖花开季,两会如期时;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作为高校一线教师,应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两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不仅要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问题,还要练就扎实专业本领,教书育人并重、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并举,以解决好“怎样培养人”问题。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张涛:重视乡村教师培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从两大途径为实现高质公平的教育做出贡献:首先,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导鼓励更多优秀毕业生扎根于中西部的基础教育事业;其次,通过国培计划等项目帮助更多一线乡村教师提升职业水平。公平高质的教育不仅仅关系民生,更是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身心投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事业,积极培育更多高素质教育人才,这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朱晓凯:今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发展的内容,虽寥寥数语,却字字铿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聆听后倍感振奋,也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不再只追求规模式、外延式发展,而是要在内涵式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这对我们在新时代培育高等教育可持续性竞争力、应对教学目标多元化和人才需求个性化特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所制订的目标努力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 张春光:今年“两会”既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领,丰富内容内涵、创新方式方法,强化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和关键能力培养,既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会用大德铸魂、公德善心、品德润身,又要让青年学生习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化材学院化工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教授 周映华:“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这句讲话意义重大深远。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党中央对党史学习教育作了全面部署。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我们要及时组织广大党员教师,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要把学习党史与样板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扬“三牛”精神,以更大决心、更强举措,开创党支部效能建设的新格局,力争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助力我校的“五个师大”和“双一流”建设。
地理与旅游学院辅导员 齐小学: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对此,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坚持加强学生思想引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努力为培养当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作出属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生物技术专业负责人、教授 刘爱民:今年是“十四五”开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调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发展与社会需求,为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倍感激动和振奋。肩负为祖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之重任,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心上,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祖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本职岗位上创新突破,干出成效,也正是党员教育工作者守初心的体现!
物电学院辅导员 刘冠琪: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的讲话,使我深有感触。他着重强调了新发展理念中教育先行的重要,表示教育应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一个伟大的时代,离不开优秀的青年;而一个优秀的青年,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不仅需要开拓创新的思想,更需要扎实在灵魂深处的爱国魂。作为理工科学院辅导员,我们应当立足时代需求,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的精神、爱党爱国的品质,扎实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献礼。
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 汪诚: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中,提出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等重要论述。其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令我印象深刻。总书记对于内蒙古的红色资源如数家珍。总书记要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将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将在留学生中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
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杜岳龙:作为一名师范专业学生,我一直在关注两会中关于教育的热点话题,其中,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备受关注。在我看来,教书育人,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栋梁之才,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新时代的教育更应朝着“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美好方向发展,让广大青少年的创造力被激活,生命力被唤醒。
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2018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 安媛: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委员关注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认为,学校需要建立多元多样化的帮扶方式,老师们多采取鼓励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人生态度,重视自身心理健康。此外,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家长要学会和孩子们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矛盾。最后,青少年个人要学会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积极寻求帮助,采取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