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宣传部 杨穆龙)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起我校师生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继续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争创一流,努力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文学院 秘书学系主任 教授 叶文举: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到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已工作20余年的高校教师,我备受鼓舞与教诲。受鼓舞者,我们生逢盛世,我国的高等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的历程,实现了历史性跃升;受教诲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这将激励我们高校教育者要能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心怀“国之大者”,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努力!尤其作为文学院的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文学院 201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赖昕涓:作为一名师范生,大学期间我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所说,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大学期间,我享受了高质量的教育,因此也执着于传递理想、传递知识、传递德行信念。在教育实习中,真正站上三尺讲台的我深化了总书记对于当代青年要勇于肩负重任的殷殷嘱托,从无数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事迹中体会他们投身教育事业的赤诚奉献与仁爱之心。我将以此为理想信念与奋斗目标,向着成为教育行业中坚力量的一份子不断迈进,在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尚中,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为中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赵平:习近平总书记19日上午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先视察美术学院、又考察西体育馆,考察路线发人深思。强化艺体教育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习近平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科技主义和人文主义是一对范畴,片面强调科技主义只能培养出“空心人”,片面强调人文主义只能培育出“边缘人”,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培育出一流人才。高雅的审美品味、审美能力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构成又是适应美好生活诉求的基本素养,就是说,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素养的主体与之相适应。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教师要成为文理兼通、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的“大先生”,这是时代发出的最强音,也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新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陈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度肯定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胸怀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又要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释问题。既要站稳讲台,对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又要做好科研,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阐释。既要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又要在知行统一上下功夫。既要做好课堂的教学讲授,又要注意课下的表率作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成为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进而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经管学院 教授 张琼:习近平主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立堪为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一名高校老师,让我深刻体会和理解了“百年大计,教育力本”,在教书育人这一过程中要紧紧记住教育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前提这个根本,把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为自身的根本责任,在教学、科研和育人等方面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做学生求学做人的示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持续性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
经管学院 2017级投资学专业 查袁袁:习近平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总书记厚重有力的话语让我感到无比振奋和鼓舞,我感受到国家对教育和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中,立足“两个大局”,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更是要坚定信心,立大志、明大徳、成大才、担大任,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将自己的青春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祖国共奋进、共成长,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应有贡献!
历史学院 辅导员 宫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我们辅导员自身要坚守育人初心,率先垂范,身教与言传并重,做好学生的指路明灯,帮助学生把准人生奋斗的航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科院 教育学专业负责人 副教授 徐赟:中国高等教育创造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令人鼓舞。从2003年到2019年,仅仅用16年时间完成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大力调整结构,不断提高质量,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数量不断攀升。全方面满足人民对更好更公平高等教育的需求。
教科院 2017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夏卓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民生,人人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作为未来从事教育事业的新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更有信心、决心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出谋划策;作为西部计划教育扶贫的青年党员志愿者,在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奋进之年,我们应当更有作为,有担当,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教科院 2017级小学教育专业(乡村教师定向) 吴烈龙:青年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是对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发出殷切期望,要求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一名安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尤其是一名定向乡村教师,当与生源地政府签订协议的时候,我满怀伟大理想,希望个人所学能够为家乡服务,为家乡的基础教育添砖加瓦。安徽师范大学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大学之大,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学校的老师们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大先生”。在这些“大先生”的教育熏陶下,使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刻苦,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名准教师,在未来,我必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将自己所学反馈社会,反馈家乡,让自己的的青春在为民族、为家乡、为家乡人民、为教育事业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新传学院 2017新闻学(中外合作)专业 季行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要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通过四年的学习与积累,更能深刻领悟总书记对于我辈青年学子的殷殷嘱托。在国外学习期间,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帮扶身边有困难的同学。担任国外大学国际学生交流大使期间,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举办各种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晚会,搭建国外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积极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说:”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在我看来,这既是人生品质,更是奋斗本领。我主动报名参与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将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的知识带到西部祖国更需要的地方。我将用持续奋斗的青春故事,不断践行党中央对于青年学子的希望,做一个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
新传学院 2017级新闻学专业 王璐妍: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这8个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同志所寄予的厚望。而对新闻学子来说,更要明白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的重要性。以实践者的姿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博览群书,拓宽理论知识。在全国首批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高校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讲座、党史专题教育成为了理论知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源泉”。我在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中,看到了前辈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故事,看到了中华民族赋予我们的底气、志气和骨气。同时,本科阶段所经历的新闻实践也印证了行胜于言这四个字,对于新闻人而言,只有下基层,勤思考,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体验感受,才能获得源自生活的闪光思想。
数统学院 辅导员 韦永芬: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期间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坚持立德树人,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做好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数统学院 院团委委员 2018级统计学专业 杨晗璐: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深有感触。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生逢盛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进步的一代,我们应当肩负起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任,树立远大理想,勇攀知识高峰,不断奋斗,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
计信学院 教授 齐学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同时也要沉下心来、潜心向学、埋头苦干,坚持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实现科技自主自强的关键,重任在肩,更需责任担当,砥砺奋斗前行。我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越来越幸福。
计信学院 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裴若萱: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时指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党员,即将开启我的研究生生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激发了我作为科研领域的一名初级探索者对于学习理论和技术的向往与追求,更加坚定了作为计信人用专业能力为社会创造价值,用创新理念为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勇气与决心。
地理与旅游学院 教授 张平究: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师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我再次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的重视,更深深地感受到是他对我们教师的谆谆教导。回想他不同场合勉励我们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诲我们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一定遵循总书记的教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教育工作和学生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旅学院 2020级地理学专业研究生 梁川:“当代中国青年要勇于肩负重任”!这是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更是对我们当代中国新青年提出的期望与要求!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青年,不仅是肩负着历史使命的完成者,更是一名积极向上,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时代造就了我,我要心中有光,追逐时代。时刻铭记中国梦,敢想敢做勇担当。在党的领导下的新时代中国,和平繁荣、安定幸福;在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全力支持下,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条件下,勇担当!敢作为!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是对自我的挑战与要求,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勇立潮头,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春智慧,实现青春担当!
生科院 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 聂刘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大学的首要使命是育人。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心怀党和人民需要,关心关爱学生成长。
生科院 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 黄志辉: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体育的重视,让我感到很温暖。少年强则国强,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过:“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大学生要树立远大志向,与新时代同向同行,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青年。
国际教育学院 辅导员 汪诚: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讲话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我们需要以身示范,做好外国留学生的表率,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