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安徽日报》微信公众号以“写不尽的‘诗与远方’!安徽‘四条诗路’留下万余首名篇”为题,为读者介绍了“安徽诗路文化走廊”以诗歌为载体,展示了安徽壮丽的山川、悠久的文化、淳朴的风俗民情,成为当代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瑰宝。文中报道了我校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专家对“皖南山水诗路”“皖江诗路”“皖中诗路”“淮河诗路”四条诗路及其中著名诗篇的解读。文章指出,专家建议,新时代尤需激活文化创新基因,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诗路文创产业体系,推动诗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现将全文转录如下:
据初步统计,从西周至清代,历代文人在“皖南山水诗路”“皖江诗路”“皖中诗路”“淮河诗路”四条诗路上,留下万余首诗词名篇。悠久的历史孕育出江淮文化、徽州文化等,形成厚重的皖学学脉图;诗路更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之路、改革创新萌发之路,涌现出众多现当代文化名人。
山水有真意, 相看两不厌
——“皖南山水诗路”文化走廊,主线沿黄山山脉,以自然山水保护为核心,包括宣州境内青弋江-太平湖支线, 经新安江顺流而下通浙闽赣诸省。
山为皖南挺秀骨,水为皖南注灵脉,诗文赋予这片名山秀水新的灵魂。
省内一些专家认为,“皖南山水诗路”主线沿黄山山脉,以自然山水保护为核心,包括宣州境内青弋江-太平湖支线、新安江上游支线,覆盖黄山、宣城等行政区域,经新安江顺流而下通浙闽赣诸省。
说起较早开启“皖南山水诗路”的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教授韩震军指出,南朝的谢朓要算重要的一个。“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山清水秀的宣城美景,让太守谢朓不由吟诗作赋。他尤爱城北的敬亭山,多次登临吟咏。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谢朓所建高斋,人称“谢公楼”“谢朓北楼”,也成了后世文人凭栏吟咏的佳处。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更是让“敬亭山”出圈。而李白登临敬亭山、凭吊谢公楼,追寻并拓展谢朓踪迹,让他成为“皖南山水诗路”发展的另一关键人物。
若耶溪是一条有名的“诗河”,无数骚人流连忘返,在唐代已名播四海。李白多次赴皖南寻幽访胜,盛赞“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泾川送族弟錞》),直言不讳地说“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凡李白游览过的皖南山水,后代诗人接踵而至。
无论是谢朓的《郡内高斋闲望》还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无论是权德舆的《新安江路》还是袁宏道的《云岩》,无论是袁枚的《晨起登清凉台看云铺海》还是当代画家黄宾虹的《迎客松》……村落、老街、牌坊、书院、潭水、寺院,散布其间,成为山水诗路的装点。“皖南山水诗路”诗文名篇集诗情画意于一体,承载了“徽文化”的精华,而文人登临题咏之处,又往往成为后人凭吊的胜迹,引得大家纷至沓来。
“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这是古时皖南辉煌的生动描绘。韩震军表示,结合诗路诗歌我们不仅可以寻访诗踪,还可以追寻诗路昔日的特产风物。像李白所赞的黄山白鹇,梅尧臣所赞的宣城“四月时鱼”,白居易所咏的宣州紫毫笔与红线毯等等,为唤醒资源要素、增强名优特产魅力找到历史依据。
打造“皖南山水诗路”,不但可以保护生态、疗养心情、触摸历史、感受文化,还能够筑牢文化高台,唱响经济大戏。“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诗歌资源,基于客观事实,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整体规划皖南诗路文化走廊,助力乡村振兴,提升诗意人生。”韩震军呼吁。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皖江诗路”文化走廊,主线沿长江 (安徽段),包括秋浦河支线、青弋江支线、巢湖-运漕支线、姑溪河支线等,覆盖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合肥与宣城等部分行政区域。
长江是历代诗人西出东进、往来南北的重要文化水脉,它奔腾万里,进入安徽境内,现在通称皖江。繁昌人字洞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含山凌家滩新石器的玉器、大工山-凤凰山西周铜矿遗址……见证了皖江沿线的厚重历史文化。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江山望皖公山》)李白顺江而下进入皖江后,看到高耸的皖公山(天柱山),不禁为其作诗。“九峰竞秀,神采奇异”“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九华山歌》)诗人刘禹锡对皖江南岸另一座名山——九华山一见倾心。
“大家对王安石比较熟悉,殊不知他的弟弟王安国也是位能吟诗作赋的才子,曾在江中写了一首长诗《舟中望九华山》,赢得王安石的赞赏,激起他的唱和热情。王安石连和两首,第一首开篇就说:‘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盘根虽巨壮,其末乃修纤。’陆游说后两句‘最极形容之妙’。”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教授胡传志介绍道。
根据专家初步规划,“皖江诗路”文化走廊主线沿长江 (安徽段) ,包括秋浦河支线、青弋江支线、巢湖-运漕支线、姑溪河支线等,覆盖马鞍山、芜湖、铜陵、 池州、安庆、合肥与宣城等部分行政区域。
“从自然地理来看,相对于上下游而言,‘皖江诗路’至少有两个独一无二的特征,其一有天柱山、九华山等高山相伴,其二长江大转向,在芜湖由东西走向改为南北走向;从人文来看,皖江发生了许多悲欢离合的历史事件,留下许多历史遗迹,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胡传志如是分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顺江而下,到了芜湖十里江湾时,长江近乎九十度转向,一直向北,不远处,忽然出现夹江对峙的东西梁山,如同大开的天门,迎接这位从四川来的年轻诗人,李白留下了千古名篇《望天门山》。有专家认为,“皖江诗路”文化走廊最有名的当属位于马鞍石的太白墓和太白祠,古今拜谒不断、吟咏众多。如今,马鞍山市每年举办李白诗歌节,努力将其打造为地方文化旅游的名片。
“但李白在马鞍山的其他足迹,很少被提及,逐渐为人们所遗忘。如李白的石门旧居,美若桃花源,‘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下途归石门旧居》),如今默默无闻,游人罕至。又如李白登临的凌歊台,旧有南朝刘宋的避暑离宫。凌歊台虽位于205国道旁,交通不可谓不便,却荒草丛生,‘凌歊台’三字只依稀现于巨石之上。凌歊台遗址尚存,许浑、李之仪、陆游等人相继登临、题咏,却得不到今人的垂青,在高德地图中连名字都没有。可见,诗路资源整合、利用的工作任重道远。”胡传志说。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
——“淮河诗路”文化走廊,不同文化碰撞、交流,形成融合中原文化、江淮文化的特色区域文化,沿淮两岸古墓祠、古战场相连,为名人雅士探访求慕朝觐之路。
皖北曾涌现出大思想家管子、老子、庄子,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等传奇人物;流传有“管鲍之交”“东山再起”“草木皆兵”“围棋赌墅”“投鞭断流”“鸣琴而治”等传奇故事。沿淮两岸古墓祠、古战场相连,此廊是名人雅士探访求慕朝觐之路。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小雅·鼓钟》)“‘汤汤’‘湝湝’表现淮河的浩荡之貌。”韩震军认为,“淮河诗路”的文化渊源有自,诗意的场景,《诗经》中就有呈现。
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在融合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南朝宋南平穆王刘铄的《寿阳乐》是当前可见最早专门吟咏淮河流域的诗篇。其一云:“可怜八公山,在寿阳,别后莫相忘。”诗中的“八公山”即为淮南王与八位门客同登后修仙、炼丹处,亦是淝水之战的战场所在。
“兹岭复巑岏,分区奠淮服。”南朝齐谢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亦是吟咏八公山之作。“谢朓、吴均等人的山水纪行诗,开启了‘淮河诗路’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诗路文化研究课题组成员相文老师介绍道。
宿州符离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代,留下了不少千古传诵的诗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他在符离写就的。至今在符离,还传有白居易与湘灵初恋的故事。“娉婷十五胜天仙, 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邻女》)诗人赞美恋人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韩震军如是解析。
降及北宋,随着颍水及其与之相连的运河取代汴河成为南北交通的主要干道,较多的诗人开始漂泊在淮河上,吟唱诗歌,“淮河诗路”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得以发展。北宋文豪欧阳修在颍州为官时在寄赠友人的书信中极力称赞颍州西湖:“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大诗人苏轼也曾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并称:“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除了欧阳修、苏轼之外,晏殊、吕公著、曾巩、刘颁、陆佃、陈师道等文人雅士,在这里留下了三百多首诗词歌赋。
据不完全统计,安徽淮河沿线清朝以前的诗词有千余首,诗歌资源丰富。
相文认为,“淮河诗路”是一条贯穿安徽北部的历史文化之路,既孕育了淮河诗路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推动了淮河流域地区居民从社会记忆到生活形态的不断升华,由此成为展现安徽皖北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的典范。
壮志只便鞍马上,客梦长到江淮间
——“皖中诗路”文化走廊,六安、合肥和滁州三个市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展现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情。
“皖中诗路”位于今六安、合肥和滁州三个市所辖区域。韦应物《滁州西涧》、欧阳修《醉翁亭记》、孔尚任《踏歌词》、吴敬梓《全椒道上》等名篇佳作,开启和陶铸了“皖中诗路”,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皖中文化风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千多年前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一句诗文,让人无不神往滁州秀美灵气的山水,引得文人墨客纷纷到此‘打卡’,如梅尧臣、范仲淹、王安石、曾巩、苏轼等文人巨匠;“壮志只便鞍马上,客梦长到江淮间。”姜夔《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组诗,让人不禁想去探寻包公故里“合肥”的历史记忆……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以诗人行踪为线索,追忆古镇风华,寻境古道古驿隐身葱郁林海,在欣赏自然美景中谈诗论道研学,拾趣名人逸事,通过自驾探胜、休闲康养等方式,品尝诗路美食,加深非遗体验,使“诗与远方”合二为一。
“皖中三市处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夹在两条大河之间,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六安、合肥和滁州三个中心城市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鲁华锋副教授表示,三市拥有数量众多的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如六安市现有天堂寨、万佛湖等,合肥有大蜀山、逍遥津、包公祠、赤阑桥等,滁州有瑯玡山、醉翁亭、吴敬梓纪念馆、明皇陵、明中都遗址等。皖中三市完全有可能打造出一个文化旅游带。
诗路是文学之路,心灵之路,更是文明之路,体现着人民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专家建议,新时代尤需激活文化创新基因,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诗路文创产业体系,推动诗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原文阅读地址:
【安徽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j8YttlR_iwDwTLwZ18VC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