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直通校运会】民俗鱼灯再演绎,重焕非遗新活力——从民俗体育进校园看“五育并举”新途径

  • 时间:2022-10-29
  • 来源:校大学生记者团
  • 作者:校大学生记者团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10月26日晚7点,学校在花津校区北体育场隆重举行第51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从文体节目编排到火炬点燃创意全部由师生原创,各学院运动员方阵将专业特色、体育精神与学子风貌创意融合,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竞技赛事均在开幕式现场展示,学生团队完成多机位现场直播、全媒体平台宣传、全网话题刷屏,充分体现了学校“四个课堂”联动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深度实践和成果。

其中,开幕式上活灵活现的鱼灯国画以话题“高校师生做非遗鱼灯演绎奇幻梦境”冲上微博热搜第六位,24小时内总阅读量破千万,被各平台媒体报道转发,引起广泛关注。

(开幕式上鱼灯表演航拍图)

鱼灯是徽州特色民俗体育,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被搬上校园舞台。民俗体育进校园不仅是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更是高校探索“五育并举”新途径的重要文化载体。为更好地展示非遗鱼灯的细节,学校特联系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鱼灯制作教学,集合安徽师大体育学院学生,联袂美术学院,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实现了鱼灯制作从0到1的转变,总计全手工制作80只小鱼灯和1只约5米长的大鱼灯。

(“非遗鱼灯”节目参演学生正在进行排练 大学生记者团陈谊摄)

(“非遗鱼灯”节目主创老师王云辰为参演学生示范鱼灯“游动”动作 邹心成摄)

(节目参演学生正在对照鱼灯拆解图纸编制鱼灯骨架 大学生记者团陈谊摄)

(节目参演学生正在进行鱼灯骨架糊纸 大学生记者团李长成摄)

(美术学院学生正在为鱼灯上色 大学生记者团陈谊摄)

编制骨架、糊纸上色、鱼身组装,鱼灯的制作并不简单。编制鱼灯骨架已经很考验制作者的灵活性,而为鱼鳍糊纸更是整个鱼灯制作中最为困难的环节,“我们需要把一整张纸贴上去,然后用手活动、一点点地进行调整,同时又要保持纸张的完整性,这很需要耐心,我们也在这个制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手艺人的匠心。”2021级体育学研究生展大亨深有感触。为80余只鱼灯上色也是“力气活”,美术学院的同学一笔笔勾勒出流畅的线条,细致地为鱼灯助力添彩。2020级美术学专业本科生穆邵洪细致地用软毛笔描摹着鱼灯的轮廓:“绘画鱼灯需要严格控制颜料用量,颜料过厚会将鱼灯扩损,过薄则会让鱼灯出现不必要的留白。”

本次开幕式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鱼灯制作,将体育与美育相结合,把智育培养融入劳动实践中,推动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德育感悟,是教育形式的新突破,是“五育并举”的生动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不能看着它们随时代的变迁而没落,传承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青年人的文化使命与担当。”2021级体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李娟真挚地说道。

“我们对原来的鱼灯活动进行了创造性改良,这样更适合民俗鱼灯走进校园。”体育学院副院长余涛作为本次鱼灯项目牵头人向我们介绍到。本次鱼灯表演的创作原型来自黄山歙县汪满田村的民俗鱼灯,是余涛十余年间对农村民俗体育文化探索而得。余涛致力于推动民俗体育进校园,依托高校资源帮助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很多非遗被遗落民间,传承面临着窘境。高校以文化育人,具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民俗体育进校园是非遗文化创新性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并参与到非遗的制作中来,才能让被逐渐忘却的非遗文化重焕光彩。”余涛组建团队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研,不断探索非遗文化与高校教育的结合点,联动“五育并举”深入实践,推动民俗体育进校园,促进非遗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创新传播。“本次尝试的成功为我们非遗文化传承探索了道路,我们将会继续推动民俗体育进校园,联动“五育并举”让更多青年人爱上非遗,感受非遗之美。”

(“非遗鱼灯”项目牵头人余涛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鱼灯文化传统及制作细节 李长成摄)

(2022年7月,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宏村实地体验“舞鱼灯”非遗民俗表演 康佳摄)

为了更好地在校运会上展现民俗体育的魅力,余涛特邀请开幕式文艺展演负责人王云辰一起前往黄山对徽州民俗体育进行调研,在众多极具特色的民俗项目中最终选择了视觉效果更佳的鱼灯进行创作。“为了增加鱼灯节目的观赏性,我们把传统民俗体育鱼灯与现代艺术和灯光电技术进行了结合。”王云辰对鱼灯节目的设计细节如数家珍。大小鱼灯在流行音乐《大鱼》的旋律中上下翻飞、齐头向前,象征着青年人昂扬向上的进取姿态。图案各异的小鱼,象征着各个学院,在中央洄游的大鱼,象征着安徽师范大学,小鱼攒聚着大鱼,象征着安徽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向着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速迈进。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民俗体育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为广大观众带来了如此视觉盛宴。

据悉,更多的徽州非遗民俗体育文化,如许村的大刀舞、板凳龙等也将逐渐走进校园。学校将继续挖掘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创新资源,通过结合“五育并举”深入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大学校园,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校大学生记者团 文/陈玥羽 郑雨洁 李佳媛 图/指导教师郭梦 田超 摄制李长成 陈谊 邹心成 康佳)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