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峰分别赴泾县、芜湖洪桥社区、歙县农业农村局,亲切慰问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师生,指导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在泾县琴溪镇马鞍村,高峰与宣城市团市委副书记刘钰、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凰、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朱永宁、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叶丹、副书记朱琳,校团委副书记陈骁,团队思政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希等共同出席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烈士画像捐赠仪式。刘钰、黄凰分别代表宣城市和泾县对高峰一行表示诚挚欢迎。黄凰详细介绍了泾县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为美院实践师生团队做好保障服务;刘钰介绍了安徽师范大学近年在宣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整体情况,并希望双方在产学研等方面能有更加丰富的交流合作。美院实践团队以六个篇章的视频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实践成果,“为烈士画像”团队志愿者向烈士家属进行了画像捐赠,实践团队指导教师代表邵姚君汇报了团队在泾实践情况,学生代表张茜彤分享实践感悟。实践团队思政指导教师杨希以《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难与破》为题,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生作专题思政课。叶丹与黄凰共同为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会前,高峰一行在泾县琴溪镇党委委员周媛的陪同下,亲切看望了正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学。


在芜湖洪桥社区,高峰带领校团委书记廖仲明,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谢超峰、副书记杨一飞,校级重点团队思政指导教师单传友,在马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朱正刚,马塘街道党工委委员潘凯的陪同下,观摩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的舞蹈表演、课堂教学活动,参观了学生手工作品展览。高峰与朱正刚为学校与洪桥社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在座谈交流环节,朱正刚对高峰一行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对外国语学院8年来坚持在洪桥社区开展志愿支教活动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马塘街道的基本情况,并希望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丰富合作内容。实践团队队长、2022级英语专业的李睿代表团队进行了实践成果汇报。团队成员储玉娟等分享了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感悟和收获。单传友为团队成员上了一节生动的思政课,他从党史小故事入手,鼓励青年学生要迈开腿,走向基层,走向群众;要多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谢超峰对社区提供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感谢,同时他也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实践机会,总结实践感悟,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成为“三有”外语人。廖仲明介绍了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的整体情况,他指出暑期社会实践是是校地合作的重要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接触社会,服务社会,联动社会。


在歙县农业农村局,高峰带领校团委书记廖仲明、地旅学院党委书记贾冠忠、党委副书记付勇等,亲切慰问地旅学院赴长江流域安徽段11个县区退捕渔民生计调研实践团队的全体队员,歙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王雄青、歙县执法大队大队长江曙光等同志陪同慰问。在慰问座谈会暨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上,王雄介绍了歙县的基本情况和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歙县退捕渔民的生计方式转化成效。实践团队指导教师阮陵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实践团队通对退捕渔民适应身份角色转变和生计能力进行跟踪调研,以动态掌握退捕渔民上岸后生产生活基本情况,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调研方法,了解渔民上岸后向旅游转型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奠定基础。实践团队队长、2021级旅游管理叶小小从团队情况、实践过程及内容、实践意义及收获和团队下一步打算四个方面代表团队汇报了实践活动开展情况,队员们分别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高峰代表学校感谢歙县农业农村局对我校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和实践育人工作的大力支持,充分肯定了歙县在退捕渔民生计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实践师生在调研中的出色表现。付勇与王雄青分别代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与歙县农业农村局签署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共建协议书》,高峰与王雄青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


高峰充分肯定了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地理与旅游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为开展墙绘、为烈士画像、暑期志愿支教、社会调研的同学们点赞,并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将社会实践与个人成长相结合,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认识国情、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要在实践中感悟青春、收获成长,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二是将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要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艺术创造展现时代风貌;三是将社会实践与自我实现相结合,充分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承担社会责任,展现青年担当,在建功新时代、推进学校“两大振兴行动计划”的进程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