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一场以“关于法科院系科研的几点思考”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在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法学院515会议室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由法学院院长郭泽强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法律文明史研究院院长何勤华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魏琼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法律文明史研究院副研究员周小凡担任与谈嘉宾,法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参与此次学术研讨。

会议伊始,郭泽强对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从学术背景、工作职责等方面,对各位嘉宾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随后,他宣布研讨会正式进入主题研讨环节。

魏琼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学术历程和科研教学感悟,她强调了对兴趣爱好的重视,认为学术研究需坚持不懈,不宜急功近利。在教学中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励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强调写作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建议结合实际研究方向如行政法、数字政府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倡师生合作发表论文以增加发表几率。
周小凡博士阐述了自己从本科至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心路,强调法理与法史在法学研究中的关键地位,并分享导师对其学术兴趣的引领过程。在科研选题时应注重现实意义与个人兴趣,强调学术写作是科研成果传播的关键途径,鼓励学生尽早展开学术写作。同时,她对安徽师范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培养表示由衷的感激,对未来学习充满信心。
何勤华教授着重论述了研究生阶段应把握机会,积极在与合作导师的共同工作中提升个人能力,并建议研究生积极发表论文以扩大影响力,为未来的项目申请打下坚实基础。硕士论文的专业化要求,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经验,为学术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他还详细讲解了项目申报的流程和评审标准,强调通讯评审的重要性,指出申报书中的难点与重点应区分处理;并且讨论了项目奖励分配机制和学校在项目配套资金上的变化,经济因素对申报者的积极性有着显著影响。他还建议团队组建时应注重成员的多元化和专业性,以提升项目成功率。

会议最后,郭泽强在总结发言中认为,三位嘉宾的分享对法学界同仁和学生都极具启发意义。未来将继续通过举办沙龙、师生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学术氛围,吸引更多学术大师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