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孙长永受我院邀请在会议中心第三报告厅举办了一场题为《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点和难点》的讲座。我院院长彭凤莲主持此次讲座,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孙长永介绍自己校友身份,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之情,提醒在座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孙长永结合相关文件及试点城市的运行状况介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来源及优点,为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相关知识,他就定义与缘由对该制度进行基础性讲解,以如何理解“认罪”与“认罚”两个问题带领学生理解该制度,从责任角度与经济角度介绍实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必要性,就有效惩罚犯罪、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深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解释我国为何要“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此外,孙长永强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点与难点,他指出该制度的两大重点是:完善兑现“从宽”政策的程序机制,建立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协商制度;完善刑事案件繁简分流的程序机制,建立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以及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有序衔接、繁简分流的多层次诉讼制度体系。针对重点一,孙长永就可协商案件范围、协商内容、参与人员和协商结果详细介绍,从审前程序分流、审判程序繁简分化两方面讲解重点二。同时,他指出最大的难点可能在于如何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防止无辜者被定罪和不公正量刑以及司法腐败,维持司法公信力,并介绍国家针对该难点采取的相关措施。
孙长永教授博闻强识,深入浅出,既巧妙运用美国、德国与本国的典型案例,又大量使用数据,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带领在座人员深入了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与时俱进关注司法改革热点问题,为学院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文/图 院团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