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生科院 罗平平 陈仁瑞)10月14日下午在赭山校区科技礼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五位在读博士校友张丁红(04级生物科学)、张轲(07级生物科学)、张凯祥(08级生物科学)、吴强(08级生物技术)和唐婷(09级生物科学)应生科院邀请做客第30期“AB论坛”,分别就“自闭症动物模型及其发病机理、蛋白质科学与人类健康、药物筛选和细胞外泌体”等四个方面的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生物制药专业负责人陈冬生老师主持报告。胡好远副院长代表学院致以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五位校友的返校报告表示感谢,勉励在校同学以校友为榜样,期待校友们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生科院华田苗、阚显照、刘必融、夏行权、王源秀、韩菲等老师出席了本次论坛;皖南医学院宫磊、杨建课等老师也来到论坛现场聆听报告。应用生物科学、生物制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张丁红和张轲两位校友现分别就读于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两位的报告都是围绕人类自闭症(Autism)的发病机制展开。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各异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如重复性行为(如攥手、踮脚与撞背)和视觉范围狭窄等。张丁红校友的报告紧扣“过表达MECP2基因对小鼠视觉皮层信息处理和视觉检测行为的影响”这条主线,以小鼠为模型对自闭症的机制进行探讨。该课题利用电生理技术,研究了过表达MECP2基因对小鼠“视觉信息处理”及“行为特征”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的这些视觉特征恰好与自闭症儿童的视觉特征相吻合。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ECP2基因过表达引起的神经元结构和突触等方面的异常改变是自闭症产生的细胞学基础。从分子及细胞学两个层面对MECP2基因过表达的获得型表型(Gain offunction)进行了探讨。张柯校友的报告题目:“基于NR2F1基因点突变自闭症模型的建立及其机理”。该报告首先依托细胞培养技术,利用当前流行的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人NR2F1基因敲除的人胚胎干细胞模型,通过分化诱导获得不同发育时期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细胞,检测其影响的信号通路成员的表达特征。随后建立了NR2F1基因杂合突变的小鼠自闭症模型,检测到小鼠脑内存在着兴奋性神经元向抑制性神经元转化的细胞学表型,此发现解释了小鼠的自闭症行为。两场自闭症相关的报告既带有专业性,又兼具科普特色;报告深入浅出、逻辑清晰且风趣生动。
唐婷校友来自于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其报告题目为:“人类疾病与健康的金钥匙-蛋白质科学”。报告从“什么是蛋白及蛋白质多级结构”拉开序幕。阐述了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技术,如X射线晶体(X-ray)、核磁共振光谱(NMR)、质谱(MS)、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PR)、原子力显微镜(AFM)、小角散射(SAXS)、圆二色性(CD)及今年刚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冷冻电镜(Cryo-SEM)等蛋白质研究技术。最后阐述了蛋白质多样化的功能,如通讯联系、运输传递、防御屏障、免疫进攻、能源动力和结构支撑等。张凯祥校友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报告题目:“新药的筛选与确证”。首先围绕新型药物的开发,展示了新药筛选与研发的基本流程,如细胞原代培养和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列举了一些药物筛选的实例。最后简要地介绍了药物所的概况,勉励师弟师妹们投身药物研发的广阔天地。吴强校友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报告题目:“细胞外膜泡在疾病治疗与诊断上的潜在应用”。报告首先介绍了近30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细胞外小体——外泌体(Exosome),阐述了什么是外泌体、外泌体的结构特征、表面标志物(如Alix、TSG101与CD63)及其生理学作用。其次阐述了外泌体的应用:(1)用于疾病治疗的载体。如作为药物载体,提高药物半衰期及利于靶向给药。(2)用于疾病诊断。如精准医疗方面,通过血液、唾液和淋巴液等液体活检,将病人的外泌体作为精准诊断的依据。总之,外泌体作为天然的膜泡,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高且易透过血脑屏障,必然是未来基础研究与医药研发的重要热点。
五位校友的报告精彩纷呈、亮点不断且具有广阔的医学和药学方向的应用前景。广大同学既拓展了疾病病理及药物研发方面专业视野,也间接体会到了科研之路的乐趣与艰辛。同时,五位校友的科研成功经历为同学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激发了大家学好专业知识并积极投身于科研事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