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管学院 马长伟 吴春玲)2019年6月6日上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建波教授做客我校文津论坛,在经管学院二楼报告厅为经管学院师生做关于“中外文化交融与盛唐的产生——兼论中国道路、四个自信与中国梦的实现”的学术报告,经管学院师生7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经管学院马陵合教授主持。
周建波指出:“中国梦”指的是崛起为世界大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基础是兼容并包、活力四射的新文化。“中国梦”的样板,可以是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而未来,中华民族崛起的文化背景是:欧美文化、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和中国本土文明斗争、融合后的产生的超越彼此的新文化。
他以隋朝大一统国家建立为界,将中古时期庄园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世族庄园占主导地位,国家庄园(以屯田制、均田制等为代表)受到压抑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国家庄园(以均田制等为代表)占主导地位,世族庄园起辅助作用的时期。在这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中,正是文化交融,尤其是佛教传播促进了盛唐经济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周建波解读了三个问题:1、在中古时期,为什么惟有外来的佛教才能拯救庄园经济?2、主张出世、出家,看似消极的佛教何以能起到推动庄园经济的发展的作用?3、隋唐时期产生的众多佛教宗派中,何以禅宗会在唐中叶后脱颖而出,成为新佛教的标志呢?
对此,周建波从宏观、微观、生产要素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佛教对中国庄园经济的推动作用;对比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细致地分析了儒释道多元新文化的形成以及为何只有佛教文化才能推动中国庄园经济的发展。周建波教授还指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研究对象、内容与中国国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最后周建波认为,正是中外结合的、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纵向流通和横向流通均衡的新文化,使中国社会充满了活力,生机勃勃。依靠它,在过去,我们迎来了盛唐;在未来,我们必将实现中国梦,迎来中华民族的再次伟大的复兴。周建波教授指出,大学生应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坚定信念,为伟大祖国的复兴而不懈奋斗;做好准备,在技能提高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之间寻求平衡。
周建波教授以案入手,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赢得广大师生阵阵掌声。报告持续了3个多小时,内容充实,自由风趣,师生充分感受到了周教授追求本真,追求科学的风范。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周教授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