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物电学院)应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邀请,李尚活博士于2月13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Massive protostellar cluster form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学院429会议举行,会议由物电学院汤宁宇博士主持,物电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李尚活博士首先介绍了大质量恒星及星团的反馈如辐射,星风以及超新星爆炸等机制对于星系演化的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大质量恒星及星团在早期的形成及演化阶段仍然缺少足够的了解。致密的大质量红外暗云被认为是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场所,能够提供大质量恒星形成早期的环境。李博士介绍了他利用ALMA、VLA、SMA、IRAM等红外及亚毫米望远镜对红外暗云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这些研究工作提升了对于大质量原初恒星在早期演化条件的理解。在这个报告中,李博士展示了在0.01pc的小尺度的原初恒星及云核中的动力学结果,比如湍流、外流、吸积等物理过程,以及演化中的化学特性。报告会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同李尚活博士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报告人简介:
李尚活,博士,2020年毕业于上海天文台。2017年-2019年,作为SMA predoctoral fellow在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CfA)进行学习。2020年7月-2022年8月,在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Korea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9月-至今,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MPIA)从事博士后研究。李尚活博士的工作主要是利用厘米波,毫米波,亚毫米波以及红外波段的观测数据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及其星团的形成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