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实践归来话成果:历社学院举办暑期社会实践评比交流会

  • 时间:2018-09-2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院团委宣传部 郑宇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更好巩固总结实践成果,指导同学们进一步完成暑期社会实践后续工作。9月19日下午,历社学院在财务处二楼报告厅举行2018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评比交流会,院党委书记胡悦超,社会学专业主任路幸福、历史学专业主任丁修真,团队指导教师代表仇凤仙、钟颖,团委书记宫超,辅导员杨静王建辉周贤超赵发韩雪等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百余名暑期实践志愿者代表参加评比交流会。

 

会上,各团队通过制作精美的ppt,分别从前期筹备实践内容实践成果实践感悟等四个方面呈现团队的丰硕实践成果。他们有的深入基层从事义务支教,有的寻访历史遗迹保护,有的田间地头调研国家扶贫政策,有的进入社区调研社会发展,有的关注服务弱势群体……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感人至深的实践故事,刻骨铭心的实践感悟,让在场的师生深受感动。评委们从活动内容、团队建设、社会效应、现场汇报等四个方面结合团队撰写的调研报告等材料现场给各团队打分。最终,赴岳西义务支教与文化扶贫等4支团队荣获一等奖,研究生赴新安江流域重构徽商活动调研实践团队等5支团队荣获二等奖,赴芜湖市城市文化记忆与认同——摊贩文化研究团队等6支团队荣获三等奖。

 

最后,路幸福老师给所有实践团队提出三点建议和要求。一是要求同学们做到知行相促。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认真选题,亲身实践,这是知到行的过程二是要求同学们完善方案躬身实践。社会实践是完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实践过程,有的以科研为主要,有的以服务为基本有的以支教为核心,准备更多特色课程这是完整的从选题到执行的过程;三是要求同学们全心投入,深刻感受。要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珍惜团队合作过程,加强与实践单位,场所的联系,持续关注。四是要求同学们固化成果总结提炼。要把实践成果变成创新创业项目,变成毕业论文,变成“挑战杯”项目,变成科研论文发表。对调研主题做到深入挖掘、持续关注、深入思考争取做出更大的成果

 

据悉,2018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共成立了7支校级重点团队,3支研究生专题调研团队,25支院级团队,共计497名师生投实践活动中。他们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感悟成长。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