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胡澱咸先生中国古史和古文字学研究成果出版发行研讨会顺利举行。安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历史学院王世华教授和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学院师生代表,胡澱咸家属代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博物馆馆长)刘道胜教授主持首发式,安徽广播电视台“阅读第一线”栏目全程报道此次研讨会。
王世华在致辞中对《胡澱咸中国古史和古文字学研究》丛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他高度赞扬了其研究成果在引领学术发展、推动学术交流、强化学科建设以及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王世华表示,胡澱咸先生的科研成果对中国古史分期、殷商社会制度和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出版社总编辑戴兆国详细介绍了《胡澱咸中国古史和古文字学研究》丛书的出版情况。丛书从接收来稿到最终面世,历经了整整6年的精心打磨。收到胡先生的珍贵论著手稿与油印稿后,出版社迅速组建了一支由15位业务精湛、出版经验丰富的骨干编辑组成的团队,全程跟进、服务该项目的出版工作。丛书共计8种9册,近160万字,所有文字均为编辑手动录入,彰显了团队对学术的敬畏与对质量的坚守。凭借卓越的学术价值,该项目成功入选2019年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社长张奇才的带领下,团队对内容、编校和装帧印制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做到完美。团队在装帧设计方面颇费心思,色彩、构图甚至字号都不断调整,图书整体体现出高端大气和学术精品的特色。
出版社社长张奇才表示,胡澱咸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在古文字考释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胡澱咸中国古史和古文字学研究》(八卷本)与《甲骨文金文考释与研究》(四卷本)这两部沉甸甸的学术巨著,不仅承载着先生一生的智慧与心血,更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无与伦比的学术价值,赢得了广大读者、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评价。丛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历史学院及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出版团队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辛勤付出。正是有了各方的努力,这两部重量级的学术著作才得以顺利问世。作为出版人非常荣幸能够以出版的方式,记录老一辈学者的学术风采与卓越贡献,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代代相传。出版社将继续以精品出版助力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