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计信学院 李嘉欢 王程)爱老敬老,传承中华美德;精准帮扶,助力美好夕阳。7月22日上午,计信学院赴芜湖“夕阳e路”爱老敬老志愿服务实践团队师生座谈会暨基地揭牌仪式在安师大赭山校区教职工活动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杨一飞、校团委副书记汪凯应邀出席,校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张树文,计信学院党委书记袁兴龙、院长罗永龙、党委副书记张园园、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左开中、退休教师代表以及志愿者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院团委副书记王程主持。
仪式开始前,领导老师走进“夕阳e路”智能手机课堂,现场听课,全面、真切地了解和感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氛围。

座谈前,与会成员一起观看了由团队制作的微视频《夕阳e路、朝夕相伴》,视频从梦想启航、青春风采、感悟成长三个方面介绍了团队实践开展情况。紧接着,“夕阳e路”社会实践团队队长匡开阳介绍了团队的前期准备工作、授课期间调整教学计划以及课后到退休老教师家进行“送教上门”活动的情况。其他志愿者代表也发表了自己在授课和课下走访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很多老教师为能够坐到前排座位,会提前30分钟到达教室;上课时候认真记笔记,下课及时提问,老教师们认真的态度让我感触最深”志愿者李荣晨说到。“我们送教上门时,听到一个个教育的故事,看到一份份老教案、老物件,深深感受到老一代师大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志愿者董金谈到。
退休老教师辛祥利代表参加培训班的120余位学员向志愿者们颁发了一份感人至深的表扬信,希望“小老师”们朝着“有目标、有思想、有力量”的方向不断追梦前行。洪甫生老教师对志愿者们冒着炎热天气坚持教学的行为表示赞扬和感谢,并提出了希望开办安徽师范大学老年大学,进一步丰富退休教职工的晚年生活。“我在智能手机课堂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陈满堂老师表达了对“小老师”们的感谢,同时也希望能够举办更多的智能化班次、学习更多知识,建立常态化机制。
随后,张树文与袁兴龙共同为计信学院夕阳e路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揭牌,并就“夕阳e路”智能手机课堂活动长期发展、常态化开展等方面达成共识。
与会的领导对团队此次实践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纷纷寄语。左开中用智慧、辛苦和专业表达对实践活动的肯定。张园园用“最出色的‘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幸运的学生”表达对退休老教师的赞美和对志愿者的希望。汪凯谈到,志愿服务应“从身边人、从小事、从校园出发”,用“互助相长”形容此次实践活动,并希望志愿者加强学习,加强总结,注意安全。杨一飞表达了参加志愿活动10年的感想,“志愿服务不在于受到多高的荣誉,而在于将自己所学真正地服务社会所需,要在实践中成长!”罗永龙肯定了智能手机班的实践成果,“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传递了知识,检验了所学所知,提升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递了爱心,老教师当学生,学生当小老师,身份互换,教学相长,师生受益;弘扬传承了师大精神,老教师们爱岗敬业、学无止境的精神值得每位学生学习!”并且寄语志愿者们要认真备课授课、课下送教,要将“夕阳e路”做成计信学院的品牌!张树文说道“离退休老教师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希望得到学校的支持,同时离退休老教师群体也是一个社会,希望同学们走进这个社会,走进老教师家里感受有血有肉的师大精神!”袁兴龙回顾了“夕阳e路”从谋划筹备到组织实施的全过程,表达了对校团委和离退休工作处的感谢,表示学院将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离退休老同志对美好晚年生活的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优势,帮助老同志一道走进新时代,享受智能化新生活。希望志愿者们对此次服务实践活动做好总结,凝练经验,建立机制,以基地为平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夕阳e路”智能手机课堂做实、做长、做好,在服务老龄人的实践中贡献力量、磨练意志、承担责任、传承精神、收获成长。

据悉,“夕阳e路”爱老敬老志愿服务实践团队从 4月初开始启动筹备,通过走访芜湖老年大学,调研老年人学习特点和课堂授课模式,编制教程,认真备课,模拟授课,形成一套完整的授课资料。累计制作PPT课件400多页,教案100多页;累计备课60小时;共培训9名授课“小教师”。除传统课堂PPT授课外,还利用板书讲解,面对面辅导操作,“送教上门”等方式传授智能手机操作,团队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做教授们的“小老师”,同时也从老教师身上感受、学习和传承师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