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春风化雨育新苗 思政课堂润心田——安徽师范大学师生赴全椒县章辉社区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实践活动

  • 时间:2025-03-13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春风拂绿野,育人正当时。3月9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组织师生赴滁州市全椒县大墅镇章辉社区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校党委副书记胡靖带队,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汪凯、校团委书记廖仲明、学生处副处长宋静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及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教授等40余名师生与章辉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

上午10时许,章辉社区被命名为“德育路”的大道两旁、“德育湖”的蜿蜒岸边迎来了一群特殊造访者。师生们手持铁锹、水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植树活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作,百余株新栽的樱花树、柳树和栀子花等挺立在春风中,这片被命名为“德育林”的新绿,将成为见证思政教育扎根大地的生态地标。

“每株幼苗都需要适宜的土壤与精心的养护,这和思政育人有着同样的道理。”路丙辉教授边培土边与学生们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杨磊鑫深有感触:“亲手种下的不仅是树苗,更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理解。”

实践课堂随后延伸至当地的天造博物馆。胡靖为师生现场讲授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他强调,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必须紧扣‘讲深、讲透、讲活’的目标,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要像培育“德育林”那样深耕理论土壤,像解读地质层理那般讲透思想脉络,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体验那样创新教学方法。他特别提出构建“理论实践互融共生体”的育人模式,要求以德育研究会为平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

活动期间,校地双方就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达成初步协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严宏表示,将依托大墅镇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把山水林田转化为鲜活教材,让思政课程在绿水青山间生根发芽。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