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地旅学院 赵云飞)为组织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实践育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与旅游学院于2018年6月3日在地旅学院实验楼101报告厅召开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评比答辩会。地理科学专业教师孙鹏副教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汪左副教授、院团委副书记吴辉、辅导员陈祥云以及辅导员赵将等出席答辩会,唐婧瑜主持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主持人唐婧瑜介绍了此次答辩会的整体安排。此次答辩会共有33个团队参加,每个团队有三分钟汇报时间及两分钟答辩时间,以评委打分为最终评判标准。参加的团队们通过精心准备好的PPT向大家介绍了各自队伍的组织方案,不时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展示了其凝练十年初心,共赴千里川行的2018年暑期支教活动。这支队伍不忘初心,在2018年砥砺奋进再出发。在汇报中提到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他们已与其它院校共同携手,精创团队,凝聚力量,计划在支教活动中实地创新,用特色活动帮助当地儿童筑梦未来。在汇报结束后,各评委老师均对这支队伍的活动表示期待,希望这支队伍延续往年优良传统,不断创新,更好实现圆梦巴蜀的梦想。
地旅学院赴皖西大别山区生态环境综合调研团队则是以十九大报告强调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出发点,将“乡村振兴”战略与调研主题相结合,旨在对大别山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研究。在答辩环节,吴辉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他指出该团队应将课题研究范围缩小,聚焦于某一点,进行深度探索,并继续完善计划,以求最好的达到调研目标。
赴广东韶关“寻觅奇峰,最美丹霞”调研科普团队在汇报中,从国家、社会、专业和自身四个方面提出调研目标,在前期调研策划中,他们将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对双峰寨、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等地进行研究。在宣传方面则继续运用微博、微信、直播等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以提高民众对丹霞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当评委老师提出这只队伍在2018年会有怎样的创新时,该团队成员表示此次活动将依托专业知识,对丹霞山地区的植物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计划在往年基础上增加植物认知的环节,该计划也得到评委们一致赞同。
据悉,本次答辩中,每支队伍都准备充分,在面对评委老师的问题时认真思考,积极接纳评委老师提出的意见。在传统实践队伍中,他们不断继承前届光荣传统,还秉持创新原则发扬时代精神;在新组建的团队中也是把握时代主题,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问题中,努力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地旅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按照“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的要求稳步推进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学院上下充分动员,集思广益,召开工作筹备会,举行团队立项答辩会。响应时代号召、立足学院专业特色、联系社会热点,努力让地旅学子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