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术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徽州三雕)主办的“雕琢心性·立德树人”徽州三雕美育工作坊(第一期)活动在花津校区美术学院A107报告厅成功举办。活动以“一凿一刻——修身重教,匠心筑梦”为主题,通过文化解码、实践观摩与创意互动等形式,吸引了来自全校各院系的百余名师生参与,共同探索徽州三雕技艺背后的科举文化与匠心精神。
活动伊始,“徽州三雕”志愿服务团队的骆瑞以“科举人的人生轨迹”为主线,通过图文影像与实物展演,系统梳理了徽州三雕的历史脉络。她结合《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经典雕刻案例,深入解读了徽派建筑中蕴含的“读书入仕”精神,生动阐释了传统技艺与儒家德育思想的深层关联。理论讲解后,师生们移步美术学院徽园,近距离观摩徽州三雕实体作品。在《荣归故里》《百子图》等木雕、砖雕、石雕珍品前,参与者通过导师的现场导览,切身感受“以刀为笔、以艺载道”的非遗美学魅力。

作为“雕琢心性·立德树人”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本次工作坊创新采用“文化解码+创意实践”双轨模式,将非遗技艺传承与新时代德育目标有机融合。美术学院刘坛茹老师认为:“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触摸传统文化的窗口,更通过匠人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在技艺学习中锤炼心性、涵养品德,这正是‘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据悉,该工作坊后续将推出雕刻技艺实训、非遗文创设计等主题活动,持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