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法学院)浓浓饺香情,传递思政工作“新味道”,法学院让思政工作走进大学生日常生活,走进学生心间。2018年新年到来之际,花津校区第二食堂招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严宏、周仁标、王义德、李胜利、邓劲松、陆在春、朱启友、陶东平、陈国强、徐步华、张磊、纪媛媛、韩瀚、余俊、陈兴宇、赵义丹等16位法学院2017级的本科生的导师和班主任与新生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分享快乐,互相祝福,欢度新年。
茶话节目齐上阵。导师们与多日未见的同学进行亲切地交谈,从生活、学习、期末备考等多个方面与同学们展开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同学们或唱支深情的歌,或跳段活力四射的舞,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导师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现场气氛非常融洽,老师们的情绪也受到了点燃,年轻靓丽的女老师们上台即兴演唱了《粉红色的记忆》,男老师们也不甘示弱,一曲《朋友》赢得现场一阵阵的喝彩。

饺香情浓暖冬日。老师和同学围坐在一起,揉面,擀皮儿,调馅……分工协作,包饺子、谈学习、话家常,李胜利老师还亲自上场向大家传授丰富的生活经验,亲身指导学生。现场其乐融融。经过导师和同学共同的努力,饺子很快便包好下锅。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老师和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寒冷的冬天,师生们共同劳动,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无形之中也得到了增进。
匠心独运育人才。老师们认为活动别出心裁,在与同学们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实现了情感的交融和对学生的教育。法律系邓劲松老师说,此次活动形式独特,打破了常规惯例,不拘泥于学生宿舍、课堂等,希望能组织这样的导师见面会。17级法学3班班长蔡正文说,离开教室,和导师们围坐餐桌,也让同学们看到了课堂上严肃认真意以外非常和蔼可亲的一面。
法学院思政工作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搭建思政教育新平台。今年9月开始在2017级新生中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截止目前已开展3次导师、班主任见面会,本科生导师制是学院继“教师接待日”,“党政领导试水主题班会”后,学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又一创新举措,将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直通车开进学生心间,更接地气,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