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化材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017年以来,化材学院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探索校园活动“新”模式、搭建师生交流“心”桥梁、打造学生组织“星”品牌,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了学院育人工作新格局。
探索校园活动“新”模式
为使校园文化活动更接地气、更具人气,学院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模式,围绕世界读书日、心理健康日等节点着力打造了“心理健康月”、“科技活动月”、“读书节”等一批精品活动,针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心健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专题突破。
此外,学院在第98个五四“青年”节创新组织了“十八而志,青春万岁”的成人礼活动,为16级新生精心准备了“一次心灵洗礼,三份成人礼物”,以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内容深刻的活动为载体,使“感恩·担当·成长”的成人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取得了良好反响。在“双迎晚会”这一备受学生喜爱的大餐上,学院也加入了“典型引领”这一新料、猛料,连续两年举办了“双迎暨颁奖晚会”,让学生既能歌舞颂青春、共聚贺双迎,也知模范做榜样、筑梦树理想,用榜样力量催化学生成长成才。

搭建师生交流“心”桥梁
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力军,也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参与者。学院高度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了师生交流活动。学科前沿层面,学院邀请了华威大学化学院首席教授Peter J. Sadler、谢毅、钱逸泰、江海龙、夏建华等多位著名专家教授为学院师生开展科学主题报告,从尖端学术到化学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了化学领域的多位“大牛”以及学术前沿动态。学习生活层面,学院以优秀青年教师为主讲,以学生生活事、身边事为主题,接连开展了“happy hour-化材大咖日”、“Happy hour -化语茶室”等师生座谈活动,为学生人际交往、专业发展等问题提供帮助,师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搭起一座温情暖意的连“心”桥梁。

打造学生组织“星”品牌
学生组织是大学生发挥“四自”职能的良好平台,学院致力于学生组织的精品化、品牌化,指导的多个学生组织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院团委精心指导下,环境保护协会接连斩获“高校节能7.0校园低碳项目”全国十佳优秀社团、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金奖等全国奖项,为师大和社团自身递出了一张出色的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切实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院创新成立了“晚晴关爱服务社”,服务社由学院工会委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志愿者为主体,旨在为学院“高龄、病残、空巢、独居”等有特殊困难离退休老同志提供帮扶,进一步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化材学院也将坚持上下而求索,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创新工作模式,优化育人格局,为学生的发展、师大的前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