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中国文化心灵诗学论集》新书发布座谈会举行

  • 时间:2025-09-01
  • 来源:出版社
  • 作者:出版社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为推动中国传统诗学的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国诗学的精神气派与文化内核,8月29日上午,《中国文化心灵诗学论集——庆祝胡晓明教授七十华诞》新书发布座谈会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隆重举行。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1983级校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胡晓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周兴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琰,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赵强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戴兆国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顾凌,文学院教授李平、杨柏岭,《中国文化心灵诗学论集》编委会及作者代表等嘉宾参会,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勇主持。

“中国文化心灵诗学”是胡晓明教授历经四十年思考而提出的一种诗学学术论述,通过挖掘历史与心灵交会的体验,打通经史文哲,阐释中国诗与中国文化的精神。这一学术论述作为一种中国文论新体系的代表,被学术界广泛认可。《中国文化心灵诗学论集》选辑胡晓明教授及其弟子论文近3 0篇,从“心灵诗学原论”“诗人心曲论”“历史心态论”“意象或主题心境论”“接受和读者心理论”五个方面,彰显了胡晓明教授“中国文化心灵诗学”的思想体系,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心灵诗学”的基本宗旨、研究方法与理论思路。《中国文化心灵诗学论集》的出版,为当代中国诗学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与重要参照。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致辞,对胡晓明教授回到母校参与新书发布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推动学院与学界在诗学研究领域的深度交流。胡晓明教授特别向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表达了诚挚谢意。他提到,自《中国文化心灵诗学论集》出版项目启动以来,出版社始终将其视作重点学术出版项目悉心推进,从书稿内容的严谨编校、学术观点的细致沟通,到书籍版式的精心设计、装帧材质的品质把控,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出版社团队的专业与用心;同时表示,四十年来一直难忘母校安徽师大的开放包容与深厚学脉,“天下好少年,必有大学收。大学流金岁,悠悠几春秋。少年当努力,青春不可留。花津河畔柳,依依拂白头。”(《母校安徽师大新校区晨起漫步口占》)

戴兆国总编辑表示,文化心灵诗学作为具有创造性的当代诗学理论,不仅有了初步的理论构设,而且在理论的运用方面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中国文化心灵诗学论集》是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深耕人文社科出版、助力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成果。出版社始终以“传承学术薪火、弘扬中华文化”为使命,本书的出版既体现了学术著作的思想深度,也彰显了出版社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学术成果的重视。本书的编撰过程,从作者遴选、内容统筹到体例打磨,每一步都力求严谨,全面呈现“中国文化心灵诗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成果。

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胡晓明教授与戴兆国总编辑共同为《中国文化心灵诗学论集》新书揭幕。揭幕仪式后,与会嘉宾围绕中国文化心灵诗学的相关议题展开讨论,南京大学张伯伟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李平教授、北京大学周兴陆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杨柏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谢琰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赵强教授、北京大学胡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朱兴和副教授等先后发言,从不同研究视角对“中国文化心灵诗学”给予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界对“中国文化心灵诗学”的高度关注。

此次《中国文化心灵诗学论集》新书发布座谈会的成功举行,不仅为学界搭建了交流诗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更推动了“中国文化心灵诗学”的进一步传播与深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将继续以出版为纽带,聚焦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与学术意义的著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学术创新贡献更多力量。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