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振兴计划师大行】生命科学学院王宝娟课题组在食品保鲜包装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 时间:2025-09-25
  •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传统石油基食品包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挑战,为此,转谷氨酰胺酶(TG)等生物交联剂被探索用于开发新型环保包装膜,但天然TG酶存在稳定性差、难以回收利用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本课题组首次利用超声波辅助生物矿化法,将TG酶固定于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HKUST-1)中,成功构建了高效稳定的TG@HKUST-US复合催化剂,并进一步将TG@HKUST-US应用于玉米醇溶蛋白(Zein)基食品包装膜的制备中,系统评估了其保鲜性能。固定化酶表现出增强的相对酶活性,并展现出优异的温度、pH和有机溶剂稳定性及卓越的重复利用性;进一步利用其制备的玉米保鲜膜能显著减缓果蔬水分流失,苹果、梨和生菜的重量损失率分别降低41.5%、34.1%和29.5%,保鲜效果显著优于未处理组及其他对照组;并且铜离子迁移量(<1 ppm)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为31.5 μM即2 ppm,美国环境保护署允许浓度限值1.3 ppm。),此项研究成果为食品保鲜工业领域的深入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与科学支撑。

5D186

上述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领域重要期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论文题目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Encapsulated Transglutaminase Biocatalyst: Enhancing Operational Stability and Freshness Retention in Food Coatings”,安徽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王宝娟副教授和朱国萍教授为通讯作者,研究生喻娇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本科生刘梦晴和周慧为论文共同作者。本研究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108085MC78)和安徽省高校分子酶学与分子检测优秀创新团队(2022AH010012)项目支持。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5c08556。

另外,该课题组另一研究成果近期在中科院二区杂志《Talanta》发表,题为“Novel fluorescent ficin-templated Ni nanoclusters for nucleus imaging: a green and biocompatible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DNA stain”,研究生成慧丽为论文第一作者。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alanta.2025.128548。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