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新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担绿色使命,10月17日早晨7时,生态与环境学院在敬文图书馆东广场举行“国旗下的思政课”主题校园升国旗活动。环境检测治理科研团队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陶海升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海兵、团委书记屈亚舒、2025级新生辅导员,2022级生态学拔尖班本科生谢耀飞,全体本科新生共同参加。活动由辅导员刘姣姣老师主持。

晨光初启,国旗护卫队步伐铿锵,护送五星红旗入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师生肃立注目,凝视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这一刻,对祖国的热爱与敬意在每一位生环学子心中激荡,也为这场特殊的“思政课”奠定了崇高而肃穆的基调。
随后,谢耀飞作为老生代表结合自身在生态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经历,以“潜心学习、躬身实践、培养志趣”三个关键词概括大学生活,鼓励学弟学妹尽快适应环境,主动拥抱挑战,在探索中明确目标,在奋斗中锤炼本领。2025级新生代表叶玲以“以青春之我,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发表演讲,她充满热情地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成为生环学子的自豪,并表示将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传承学院优良学风,积极投身生态与环境领域的学习实践,争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陶海升教授以“当时代向你提问:上大学,究竟有什么用”为题,为新生讲授了一堂深刻而温情的“国旗下的思政课”。他从“专业是武器”“成长是修炼”“信念是灯塔”“未来是征程”四个维度,深刻阐释了选择生态与环境类专业所肩负的文明使命与时代责任。陶海升指出,专业学习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以科学守护生命根基、以行动应答时代之问的关键路径。他鼓励同学们以专业为剑、信念为盾,在知行合一中锻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未来用所学知识让污水变清泉、让荒山披绿装,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张海兵在总结讲话中对全体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扎根脚下,强化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所需、时代所向,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用所学知识守护绿水青山,就是爱国最实在的行动。二是练就本领,接棒绿色事业。珍惜大学时光,在课堂上、实验室里、野外调研中夯实专业基础,努力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可靠的后备军。三是全面发展,绽放多彩青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成长,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拓展视野、提升能力、锤炼品格,成为信仰坚定、内心丰盈、充满活力的时代新人。
此次升旗活动以仪式感涵养使命感,将爱国主义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有机融合。活动结束后,新生纷纷表示,从这场特别的“思政课”中既感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温暖关怀,又明确了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