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第54届田径运动会的赛场上,运动健儿们挥洒汗水、奋力拼搏;赛场外,幕后工作者们尽职尽责、严谨细致,以无声的坚守与精诚的协作,为运动员们筑起最坚实的后盾。
“观”声助威,催征奋进:观众
看台上的观众们并非赛事旁观者,他们的呐喊与掌声,同赛场上的运动员们共同构成一幅关乎团结、竞技与成长的活力画卷。
生命科学学院2025级生物制药专业的蔡清菁激动地说:“现场氛围友善又团结。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在我们学院选手比赛时,也得到了隔壁学院同学们不遗余力的呐喊助威。”

比赛当日,恰逢秋雨,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感染着在场的观众,他们的热情未减反增。历史学院2025级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刘泽翔感慨道:“阴雨天气下,运动员仍然迎难而上,我对他们每一位都充满敬佩。”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5级人工智能专业的陈飞宇眼中闪着光:“看到自己学院的运动员在赛场上驰骋,我们随着鼓声,每一次呐喊都饱含团结精神,也点燃了自己的斗志。”
“志愿”护航,温情赛场:志愿者
一抹鲜艳志愿红,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了预防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的工作往往需要比预定时间更早开始,比如今天的降雨,提醒我们提前做足准备。”志愿者们提前到岗、延后离场,在雨中引导秩序、搀扶运动员、分发物资,如同微光汇聚,用行动温暖人心。

谈及志愿服务的初心,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周运笑说:“志愿者不是给予者,而是同行者。志愿服务不是牺牲,而是选择,去做一件对他人有益的事,是对理想的践行。”历史学院2023级历史学(师范)专业的陶姗姗作为首次参加校运会服务的志愿者,在团队负责人的引导下,对志愿工作流程从生疏到从容:“同伴的耐心与被帮助者的感谢,都令我心中倍感温暖。”志愿始于心,服务践于行,他们在奉献中绽放青春光彩。
“鼓”“舞”青春,势贯长虹:击鼓手与啦啦队
鼓点如雷,舞步如虹。击鼓手跟随节拍击鼓呐喊,啦啦队跟随旋律此起彼伏地舞动,激励着赛场上的运动员们突破更高水平,奔赴更快速度,成就更强自我。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薛子禛在一场比赛结束后,甩甩手臂,面带笑容说道:“之前一直以为敲鼓很简单,真正成了击鼓手才发现很累,鼓槌常震得手臂发麻,但能够为运动员们助力,自豪的心情早已胜过一切劳累。”这份由鼓点激发的热情,同样回荡在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25级物理学(师范)专业杨岳的心中,“当听着全场的氛围在我手下的鼓点声中推向高潮,我不由得心生一种自豪之感,深感使命在肩。”

花球与舞蹈交织,尽显青春活力;舞步与口号相伴,共筑靓丽风景。啦啦队队员们满怀热情地起舞,为运动员们加油鼓劲。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级新闻学专业的赵婧欣喜地说:“看到自己学院的运动员都在奋力拼搏,同学们也都在呐喊助威,一种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想到能为运动员们尽一份力,自然也忘却了雨点与寒冷。”为呈现出更出色的啦啦操表演,队员们在紧迫的时间内,练习至深夜,完成四支爵士舞排练。外国语学院2025级英语(师范)专业的宛晓记表示:“只要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时,能感受到我们的鼓励与支持,一切努力就都值得!”
裁以公心,仪呈芳华:裁判员和礼仪队
裁判员坚守在跑道的两侧,目光透过雨幕,紧紧盯着场上运动员的身影,以绝对的专注完成读秒、计数工作,经过严谨的讨论,将敲定无误的成绩登记。体育学院2023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姚永成深有感触:“作为裁判,在今天这样下雨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细节、避免误差,这是对运动员拼搏精神的最好回应。”看到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他神情认真:“在这种天气中,他们依然坚持参赛,那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令人动容。希望每位选手都能安全完赛,取得理想成绩。”风雨之中,裁判员以专注诠释责任,以严谨守护公平,确保每项成绩真实公正。

礼仪队成员身着旗袍,身姿挺拔,以优雅的仪态、热情的微笑,向运动员们传递真挚祝福。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级广告学专业的丰慰介绍道:“我们利用晚自习时间练习站姿与队形,确保整个队伍呈现协调一致的视觉效果。”作为礼仪队的负责人,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司恬则补充道:“起初有些同学会记不住动作,需要反复提醒。但大家逐渐熟练,每一步坚持都是对运动员的敬意。”当她们手托奖牌和证书,站在运动员身旁时,举手投足间的礼仪,展现的不仅仅是对运动员的敬佩,更是对体育精神的致敬。
赛场“医”线,白褂铸甲:校医护人员
仁心芳菲岁月,厚德润泽人间。校医护人员身披“白色盔甲”,在临时医疗站严阵以待,守护着每一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校医护人员王医生介绍:“我们准备了常见的急救药品及医疗用品,针对外伤、扭伤等常见的运动意外损伤,尽最大努力为运动员们提供全面的医疗后勤保障。”她还贴心地提示运动员们:“晚上不要熬夜,早上要吃好早餐,赛前充分热身,能有效减少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医护人员细致入微的照顾,助力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追逐梦想。
“摄”取精彩,“撰”写青春:大学生记者团
大学生记者团身着蓝白色马甲,穿梭在运动赛场的各个区域,以镜头和文字定格运动会场上的精彩。

经济管理学院2025级会计学专业的龚诗涵冒着雨奔走在绿茵场和红色跑道之间,作为影像中心摄影摄像部的成员,她深知肩上责任:“运动员们冒雨奋力拼搏,我要用镜头尽量把这些精彩的瞬间都记录下来。”采编中心外宣部部长、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新闻学专业的陈安妮正带领部员昼夜伏案:“我们策划、采访、撰写和修改宣传稿,用文字记录运动场上的动人时刻,传递师大体育精神。”大学生记者团以镜头为炬、文字为舟,定格每一份拼搏,见证每一次热爱,让校运会上的每一份坚守都熠熠生辉。
赛场内,每一滴汗水都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每一次欢呼都是对青春的热烈颂歌;赛场外,每一位幕后工作者恪守岗位,每一份殷勤付出都是对这场体育盛会的热忱守护。他们以责任为笔,奉献为墨,共同书写属于师大人的热血篇章。
(采写/张婷婷、郁琳、李婕、梁桐语、林雨涵、阮茹琪;图/大学生记者团;编辑/杨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