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历社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师生座谈会

  • 时间:2015-09-17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  胡君/孙小蕾)9月16日下午,历社学院在院四楼会议室召开学习习近平同志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师生座谈会,退休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共2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院长徐彬主持。

    座谈会上,徐彬首先简要介绍了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情况。大家再次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同志的贺信及其在“9.3”阅兵式上的讲话内容。杨国宜、裘士京、刘际钢等退休老同志结合个人几十年的历史教学和研究经历,高度评价了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认为历史科学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作为历史学专业师生,要认清历史在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上的重要作用,要敢于肩负责任,承担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要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历史,要警惕“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的历史虚无主义。

    庄华峰、沈世培等老师认为习近平同志的贺信是历史学科发展的福音,是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肯定了历史学科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历史系老师,要抓住机遇,多方举措,促进历史学科快速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历史教育工作者。

    解光云、韩家炳等老师结合参会经历,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当代价值不容否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就是历史演化的过程,历史研究是人类智慧的基础,离开历史人类社会无法发展和进步,历史给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对历史的客观认识,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良心和责任担当,历史学科专业学生,要打好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技能,肩负起传播社会文化的历史使命。

    院党委书记王如意、副院长刘道胜等认为,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习近平同志都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工作,高度重视历史研究在传承优秀文化和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历史与社会学院师生要进一步明确史学工作者责任和使命,一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决纠正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历史教育人才;三是推动历史学科专业发展,强化学科建设内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历史教育发展。

    参会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也都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和学习情况,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徐彬在总结时表示作为史学研究者,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历史学的科学性及其在基础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历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希望广大师生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时要遵循历史的“求真”和“致用”精神,以良史之忧而忧天下,为社会做贡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历史学师生我们更应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慧源泉。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