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台湾东吴大学林伯谦教授、林宜陵副教授为文学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 时间:2015-09-1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文学院 赵豫文)9 7 ,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林伯谦教授、林宜陵副教授应邀在文学院四楼会议室做了两场学术报告。报告由研究生院院长胡传志主持。文学院有多名老师和数十名硕士生、博士生到场聆听。

第一场学术报告是林伯谦先生的《苏轼对佛教的态度》。林先生首先多用详实的材料说明苏轼与佛教夙有因缘,如苏轼有一些佛教善举(施舍绘像、设水陆法会、撰超荐文疏、抄经刊刻、放生戒杀);苏轼诗作中也有一些是对“佛经偈颂”的化用,如《琴诗》等(其间林先生还别开生面地吟唱了一首佛教偈颂);苏轼散文中有译经体之作,有化用佛教知识的,如《前赤壁赋》中的“吾与子之所共食”之“共食”源于佛教思想、贯通佛理的。其次,林先生又举了一些例子说明苏轼绝非虔诚的佛教徒,如他贬谪黄州时的《答毕仲举书》、并不拒绝荤菜而写《荐鸡疏》以及临终之际的一些言论,都可证明苏轼的人生态度是“兼摄三教,混融净禅”的。

 

 

第二场学术报告是林宜陵副教授的《北宋遗臣宇文虚中探论》。林老师认为宇文虚中是一个被忽视的人物,他三次使金、迎回康王,其能力和民族气节可与辛弃疾、岳飞媲美。针对宇文虚中的死因之谜,林副教授考察相关文献以及宇文虚中的生平和籍贯,认为他的被杀或与秦桧的陷害和宋代文人的党争相关,最后,林老师论述了宇文虚中诗作的诗学特色。作为东吴大学“教学杰出教师”,林宜陵老师的讲座充满激情,语言活泼生动,向在座师生展示出她杰出的教学艺术。

 

 

学术报告期间,两位学者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交流,增进海峡两岸教师、学者之间的相互了解。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