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社会实践·在路上】“阳光体育”风雨十载,体院学子实践路上勇争先

  • 时间:2015-07-22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体育学院 校大学生记者团 潘衡芷 今年是安徽师范大学“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开展的第十个年头。7月,体育学院共有30支团队,500名志愿者奔赴我国3省14地市,开展了以 “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阳光体育”科学健身社区行、传统体育文化展示、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情系教育,爱洒美丽校园

2013级体育教育专业的樊进是安徽师范大学赴黄山歙县“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团队的一名普通志愿者。每天清晨6点钟,他和其他队员一样准时起床洗漱,开始一天的实践日程。吃完早饭后,樊进便匆匆赶往支教的地点——歙县上丰乡中心学校,等待小朋友的到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排球课的内容是......”樊进为大家演示排球的基本打法,告诉小朋友们打排球的正确姿势。放学后,樊进顾不上教学的劳累,和同伴们一起把上课的三十名学生送回家。“我们都很喜欢这些小朋友,虽然累点苦点,但这没什么,我们想把对体育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给这儿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喜欢上体育运动。”樊进笑着说。

 

 

另一支支教团队——体育学院赴宣城旌德县俞村小学支教团队,在美丽的俞村小镇度过了难忘的十天实践时光。相比去年,今年招收的学生人数增加了四十多个,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学生前来报名。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陪在他们身边的只有爷爷奶奶,“放假的时候,我们一般都待在家里看电视,没人陪我们玩。”志愿者们来到这为他们开设了舞蹈、乒乓球、书法等七个特色兴趣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孩子们原本枯燥的假期生活增添了乐趣。

走向基层,谱写青春乐章

从课堂走进社会,从校园走向基层。除了学校体育教学,全民健身项目的普及也是“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晚的广场舞教学成了六安叶集区新元广场上最热闹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在这进行大学生广场舞教学,节奏偏快,超过了居民们的能力接受范围,起初很少有人愿意参加。经过几次探讨,安师大赴六安叶集区“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团队的志愿者们决定改变原有的风格,降低学习难度,并且手把手地教居民们学跳广场舞。从简单的舞步开始,在志愿者们的教学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加入其中,扭动起四肢,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活动结束时,年过半百的杨阿姨询问志愿者们以后还来不来,夸奖大家的广场舞教学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乐趣,注入了鲜活的青春气息。面对热情的居民,队员们当场表示:“将来有机会,我们一定还会来到叶集和大家一起跳广场舞,也希望叔叔阿姨们今后对广场舞继续保持热情,多多锻炼身体。”

 

带上梦想,心怀社会担当

炎炎夏日,阻挡不了体院学子的实践热情。

芜湖六郎镇中心敬老院成立于2004年,现有40余名老人居住。老人们大都是村里的困难户,年老体弱且无人照顾。为了给老人们送温暖,7月14日,安师大体育学院赴六郎镇暑期实践团队就早早地来到敬老院,带上自己的一份心意。“爷爷奶奶你们好,我们来看你们啦!”随着志愿者们的亲切问候,原本寂静的敬老院也逐渐热闹起来。志愿者们有的来到食堂,给工作人员打下手;有的主动帮助老人们打扫房屋卫生;有的坐在庭院里陪老人们聊天。现场气氛一片融洽。临走前,老人们拉着志愿者的手不舍得放开,并一个劲地叮嘱,一定要经常来敬老院坐坐。

 

与此同时,体院学子还开展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专题讲座、“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社区安全教育培训、反假币知识培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校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台启权在慰问体育学院叶集区“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团队时高度肯定了学院工作,他指出“阳光体育”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学院的重视,老师的用心,地方的支持和队员的努力。校团委副书记张园园在慰问体院团队时也充分肯定了“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在基层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她在勉励志愿者之余,也希望每位同学能通过实践成为有故事的人,希望大家能够不忘初心,将梦想的种子带向社会。

 

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的实践队伍中涌现了数百名志愿者,他们用阳光播撒爱心,用体育传递快乐,用实践明辨笃实。他们矢志不渝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阳光体育”爱的奉献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形象。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