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新传学院举办首届专业采风实践教学汇报会

  • 时间:2021-07-0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新传学院 文/王梦蝶 图/何庆)6月27日晚,新传学院在学院楼四楼会议室举办首届专业采风实践教学汇报会。教务处副处长崔光磊,新传学院执行院长杨柏岭,副院长周伍、马梅、赵昊,教学督导组代表,各专业主任、采风指导老师、辅导员及新传学院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代表参与本次汇报会,汇报会由马梅主持。

专业采风实践教学是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采风教学实践,使学生通过现场观察、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训练,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的了解;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励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学年,新传学院新闻学、广告学、摄影、动画、网络与新媒体5个专业开展了采风实践教学活动,专业采风实践教学汇报会上,每个专业采风团队派学生代表进行汇报。

在采风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各专业圆满完成了采风实践教学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9级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们把校园所学采写编评播摄剪等技能落实到专业采风的各个环节,前往皖南地区实践新闻理想,系列作品发表在《安徽日报》《新安晚报》《扬子晚报》等媒体。2019级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们从“绸缪:兵马未动粮先行”“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同舟:众人拾柴火焰高”“秋实:枝间时见子初成”等方面展现了此次采风活动,他们采风中形成班级推文18篇,小组推文18篇,图片破万张,文字类作品27篇,视频41部,海报100余张,以及明信片、手绘、日历等文创作品,许多作品已投稿 “第二届中国黄山(黟县)青年写生艺术季”“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比赛。2018级摄影的学生们前往红色延安,又踏上古丝绸之路,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灵感,创造出具有个性和本土特色的艺术作品,共提交了大广赛参赛作品34部;2019级摄影专业的学生们先后前往河南、陕西、山西3个省10多个城市,追寻红色故土,影绘大好河山,用镜头记录古今之变,创作采风教学纪录片一部、文学艺术类短视频若干部、完成三省印象主题创作、资料图片拍摄创作、图片故事专题创作等;2020级摄影专业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用摄影人的敏锐和热情拍摄,用镜头说话,创作系列作品。2018级动画专业,前往皖南采风,学习徽州文化,进行素材收集、创作制作,创作了《徽州女人》《海瑞游齐云山》《祁红》等二维作品,《许村》《齐云山》等三维作品; 2020级动画专业学生们在采风中了解创作方法,解决场景绘制方法技巧,在实践中获取作品灵感,创作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作品,并获得了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二等奖等奖项。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们以“毛毛虫”自喻,一路虽不易,幸得佳作,破茧成蝶,共推出36篇推文,涉及图文、短视频、h5、音频、数据新闻、游戏等多种融合新闻的形式,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次采风实践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注重了课程思政教育,各专业同学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分别前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王家坪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南泥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部皖南特委扩大会议旧址、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学习,副院长赵昊、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朱晓凯等老师还在采风一线讲授了党课,开展党史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党领导的革命历史。

面对同学们的精彩汇报,朱晓凯在点评中谈了四点感言,首先被同学们精神昂扬昂扬的精神所感动。其次,每个专业采风成果累累,体现了同学们绝佳的专业素养。再次,此次采风活动提升了师生关系,加深了师生情谊。最后同学们在此次的实践中,除了专业知识,还上了一堂形式不一的党史课,在社会的课堂进行课程思政,同学们第一次把脚踏踏实实的踩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感受中国,培养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赵昊对专业采风实践教学进行了总结,他说道,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通过采风,深入现场,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理论知识,发现课堂所学之不足,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最后再回归课堂,进一步完善了同学们的知识体系,开拓了眼界,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综合修养,提高了专业水平,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取得了系列成果,较好地完成了采风教学目标与任务,提高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此次的采风实践教学汇报会,既是对此次采风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新发展的思考。他指出了本次采风实践教学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进一步强调了课程思政教育,各专业进行了党史学习教育,学生们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专业特色,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较好地掌握了专业实践技术、技能;三是取得了系列成果,一些成果在《安徽日报》等媒体发表,一些成果及时在专业公众号中推出,一些成果获得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相关奖项,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指出了主题内涵有待于提升,计划方案有待于优化,标志性的成果及推广有待加强等三个方面的不足。对于今后的采风实践教学,他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掌握采风实践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科学谋划采风实践教学主题;进一步详细制定采风实践教学计划,进行采风前的培训与指导;进一步加强采风教学实践过程指导;进一步加强采风实践教学总结与成果推广运用等五个方面的意见。

崔光磊表示,新传学院是安徽师范大学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富有专业内涵的美。五个专业八支队伍一个月的时间万里路程,带着主题、专业、思想深入基层,用快门记录五光十色,用镜头记录生活瞬间,这不仅是采风,更是展现大家的风采。同时也希望,采风教学实践的涉及面要扩大,推出更好的实践作品,参加学科竞赛,并以此为契机申报国家级一流实践课程项目。

杨柏岭首先对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表示肯定,随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新传学院的专业要采风?”他引用“郑板桥画竹”的故事,表示各专业从课堂理论到深入实地采风就是一个从自然之竹到眼中之竹到心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力:脚力、脑力、眼力、笔力”的体现,是同学们深入实地走万里路,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有价值的素材并进行创作的过程。新传学院专业建设要注重内外兼修,注重内涵修养,采风只是一种方式,追求的是“风采”。同时要牢记新传学院姓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运用新眼光、新视野、新技术、新力量,打造品牌,传播好中国故事。

本次采风实践教学汇报集中检验了采风实践教学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学院教学质量,助力实现“国民表率、社会英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以“知识探究、能力提升、人格养成”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为学院培育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传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指导下,注重“人文与科技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院各专业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思政教育相结合进行采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将专业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素养与实践紧密联系,推进了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体现了新文科视野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专业建设特点。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