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法学院立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扎实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

  • 时间:2021-08-02
  • 来源:
  • 作者: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本网讯(法学院团委 王虹圆 段书逸)为响应国家“十四五”时期民法典普法工作和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法学院结合专业优势,组织多支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四川、重庆等多地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扩大普法覆盖面,入基层进行法治宣传。结合法学专业特色,学院学子奔赴各地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和单位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面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者、青少年儿童等群体,实践团队围绕民间借贷、未成年人保护、电信诈骗、机动车交通事故等方面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宣讲员们以案释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案例和法条,让《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真正走近群众身边,走入群众心里。

坚持需求导向性,多形式开展普法实践。扎根各实践地点,学院学子通过访谈调查的形式,针对《民法典》施行元年背景下人们的法律意识进行实地调研,并就人们关心的民间常见法律问题进行宣讲。普法课堂上,同学们借助发放普法手册、PPT宣讲、视频释法、案例说法等方式讲解法律知识。部分团队将“调研”与“宣讲”相结合,在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法律问题,并在准备普法的过程中加强自身法律学习,达成服务群众和提升自我的双重效果。

注重普法实效性,深层次固化普法成果。法学院积极指导各宣讲团队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原创法治文化产品,累计发放各种产品千余份,受众近千人次。各宣讲团队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积极在QQ、微博、微信、抖音等多平台推送实践动态,并向各大媒体投稿,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目前,学院实践团队已被中国青年网、安徽网、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大共青团等多个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实践结束后,各团队还将根据实地调研情况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实践征文、实践图片等各种固化成果近百份。

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促进成长。在学校、学院和各实践基地等多方支持下,法学院学子在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课堂”中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在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中收获知识、增长见识、锤炼本领。相信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法学院青年将接续奋斗,不断推进《民法典》宣传教育,为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