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学院 史孝武)为进一步推进《万绳楠先生全集》整理出版工作,11月17日下午,历史学院在四楼会议室召开《万绳楠先生全集》整理出版工作推进会。学院教师庄华峰教授、刘萃峰博士、林生海副教授、张庆路博士和参与整理工作的部分研究生参会,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孙新文及何章艳、汪碧颖等三位老师应邀与会。会议由副院长梁仁志教授主持。
会上,刘萃峰详细汇报了《万绳楠先生全集》整理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庄华峰对参与整理工作的师生前一阶段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并建议以学院名义向全社会征集万绳楠先生现存书信等手稿,尽可能收集更多文稿。同时提出编纂有关万绳楠先生学术编年、回忆文集等。
孙新文基于自己出版的相关工作经验,就整理出版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间规划解答了各位老师的疑问,并表示出版社将全力支持文集整理工作,会尽快安排专业编辑对参与整理的师生进行培训。
梁仁志在听取各位老师发言之后,就各位老师提出的困难提出了明确的解答方案,并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分工和时间路线图,希望大家一定要保质保量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自工作,确保《万绳楠先生全集》顺利出版。并表示,学院将继续为整理出版工作提供大力支持。
历史学院十分重视学院前辈文集的整理出版工作,已陆续整理出版了胡澱咸先生、陈正飞先生、光仁洪先生、张海鹏先生、杨国宜先生、王廷元先生、谢青先生、罗超先生等老先生的文集。《万绳楠先生全集》的整理出版,既是这项工作的延续,也是历史学院在新形势下为更好地传承以万绳楠先生为代表的学院前辈的治学精神,推动学院历史学科更好更快地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万绳楠(1923-1997),江西南昌人,著名历史学家。1942-1946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6年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师从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先生,为陈先生的关门弟子。毕业后即弃笔从戎,参加革命。1949年开始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创办者之一。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稿》《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等,并据1940年代末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开设“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课程笔记,整理成《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