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态与环境学院先后组织举行4场院级示范观摩课,学院领导、教学督导组、专业负责人与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教学观摩活动。
11月22日,张杰副教授就《应用生态学》中的农业生态学进行了精彩讲解。课上,张杰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导入新课,在扼要介绍生态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以“利用间作提高作物产量”“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等实例,详细介绍了有关生态农业的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朱有勇院士的最新科研成果,张杰强调了生态学专业大学生在生态农业领域中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结合农民科学家安金磊的作物间作成效,融入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思政元素。

11月24日,伍永钢副教授就《工程制图II》中的“基本绘图命令”进行了讲解示范。课上,伍永钢老师通过“常见的绘图命令”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详细介绍了分解、重画、重生成、缩放、图形边界、对象捕捉追踪等操作命令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绘图命令的使用、操作技巧以及各种绘图命令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中,伍永钢老师在PPT和AutoCAD绘图界面熟练切换,通过理论讲解和绘图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即学即练,实时的师生同步操作使课堂生动有趣。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理论讲解结合课堂练习,实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展现出扎实的工程制图理论功底和深厚的教学基本功。

12月1日,刘畅副教授就《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进行了精彩讲解。课上,刘畅老师以为何进行厌氧生物处理导入新课,在概述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讲解了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剖析了“三阶段、四类群”的厌氧消化理论与过程。并结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在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方面的研究,激励学生把解决生态环境和能源问题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

12月2日,万锐副教授就《环境工程学》中的“电除尘器”进行了精彩讲解。万锐首先对上节课布置的线上作业进行了讲解分析,纠正了同学们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然后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电除尘器的概念、特点、主要构成及除尘机理,并结合电除尘器的主要构成,提出“电晕极表面为什么有很多毛刺?”的问题。随后,万锐以图文并茂的PPT课件结合板书,详细介绍了电晕放电、粒子荷电、荷电粒子的迁移与沉积、颗粒的清除等过程,通过机理剖析回答了“电晕极表面为什么有很多毛刺”的问题——促进不均匀电场的产生。授课内容结合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和学生们关心的就业等问题融入思政元素,激发了学生对工科知识学习的兴趣。

12月3日,学院组织教学督导组、专业负责人和青年教师进行了集中评课,着重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课程思政等方面评议了4场示范课的优点和不足。专业负责人项贤领教授主评了张杰老师的示范课,教学督导组组长王波副教授主评了伍永钢老师的示范课,专业负责人朱濛副教授分别主评了刘畅老师和万锐老师的示范课。参会的青年教师也踊跃发言,畅谈了个人从示范观摩课中获得的体会和收获。

通过举行示范观摩课,有力促进了新组建学院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相互了解,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的理性认知,有助于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与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树立了学院“质量立院、学科领院、人才强院、和谐建院”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