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第八期“星光”辅导员工作坊在历史学院举行

——突破代沟与鸿沟

  • 时间:2021-12-20
  • 来源:历史学院
  • 作者:朱晓华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网络思政教育是辅导员工作九大职能之一,为更好促进师生交流,加强辅导员队伍网络思政教育能力建设,安徽师范大学第八期“星光”辅导员工作坊于12月16日下午在历史学院四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宋静,中南大学辅导员、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连选,校学生处思想教育科李妍,历史学院副处级辅导员、“新时代新青年”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宫超,校全体辅导员及学生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交流主题是:突破代沟与鸿沟——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网言网语活动,由工作室负责人宫超主持。

线上线下分享,模范引领。本次活动特邀中南大学辅导员、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连选老师进行在线分享,连选以“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成长路径”为题,结合个人经历提出经验公式,即“学习+实践+思考=成果转换”,通过用心、用情、用力,实现在育人成就、素质能力、教学水平、科研成果等多方面的成功。宫超从辅导员日常工作出发,以发送通知为例,向大家说明了沟通艺术在师生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有效作用。同时,他提出非语言因素在师生交流、互动方面的突出效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张合影,也能贴近学生,促进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

学生视角,逆向思维。为更进一步了解学生使用的网言网语,活动邀请新传学院2019级广告学董雨欣、历史学院2018级历史学王冬宇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分享。董雨欣从广告专业出发对“网言网语”进行系统解释,通过视频的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情景化展示并一一释义。王冬宇从历史角度剖析了“网言网语”的由来及发展脉络,介绍了男生使用网络词语的情况。作为学生代表,他们还表达了对加强师生沟通的愿望与建议。

交流沟通,经验共享。在讨论交流环节中,辅导员老师们就“如何保证师生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如何网言网语下的思想引领工作”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老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做法,大家收获良多。

会后,辅导员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交流分享,认识到了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有很多独特的语言、行为表达方式需要我们深入去了解;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挥辅导员在网络育人方面的作用。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