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寒假期间本科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践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助力学生度过安全、充实、祥和的假期,学校多措并举、统筹兼顾,确保假期立德树人工作“不断线”“有温情”。
精心部署,明确寒假期间学生工作重心。学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寒假学生工作,发布假期《关于做好2023年寒假期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假期学生教育管理服务重点内容和要求,同时要求各学院按照学校各项工作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细做实做好假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值班值守等工作制度,做到立德树人“不断线”。按照学校要求,校院两级学工人员认真落实学生寒假期间离校返乡备案管理、路途安全提醒、平安返乡确认等工作要求,全体学生均顺利离校返乡,假期平稳有序。

贴心精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发展需求。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健康成长成才,精准掌握学生假期思想动态和成长行为,学校在假期开展本科生冬季线上思想调研工作,通过网络问卷对18个学院四个年级的本科生展开思想动态调研,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5万份,已形成调研报告并运用于制订年度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计划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具体措施。全体本科生专兼职辅导员在放假前、假期中、开学返校前等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分别召开百余场主题教育班会,组织学生继续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与学生线上的谈心谈话、沟通交流,及时关注学生发展需求。


悉心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假期生活规划。各学院和各班级纷纷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业规划、疫情防控、安全意识、文明修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教育活动,并通过网络推文、点对点消息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健康生活、文明过节、合理安排时间,在享受春节亲情的同时利用假期扎实课程学习,规划学业发展,提升专业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做好复习迎考,为返校后的考试和新学期学习做好准备。学校也及时关心关注边疆学生的假期生活,引导学生在家乡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做民族团结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维护者。



守护健康,细致做好学生假期管理工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做好自我每日健康监测,注意自身防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身心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寒假期间学校每日排查关注学生感染新冠、危重症、接种加强针等情况,动态掌握并关心学生健康状况。期间,做好返校参加1月7日—8日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的住宿等保障工作。学校高度关注心理危机学生假期居家生活动态,开通寒假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同时提醒家长做好学生假期复诊,帮助他们以平稳健康的心态迎接新学期;关注低年级学生在家学习状态,督促其开展期末考试复习,防止出现“开学综合征”等心理波动;围绕学生假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持续性线上推送“情绪调节小妙招”“寒假学习管理”等专题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文章20余篇。


暖心服务,为学生全面成长保驾护航。学校开展资助政策宣传与应急资助工作,聘任54名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寒假返乡资助政策宣讲活动,宣讲活动涉及6个省20个市,开展入户宣讲33次,线上宣讲40次,受益700余人次。开通贫困生“一缕阳光”微资助项目,向假期特殊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向700名考研贫困学子发放补助共计20.65万元,实现考研贫困学子资助全覆盖,帮助他们缓解经济压力、安心复习备考。扎实推进春季毕业生入伍工作,进一步加大毕业生征兵宣传力度,关注已报名毕业生的思想动态;为有入伍意愿的毕业生、毕业班辅导员老师进行入伍政策讲解答疑;跟进做好已报名入伍毕业生的跟踪管理服务,为他们按时毕业提供个性化帮扶,每周更新统计春季毕业生报名入伍情况。截至2月1日,学校共有33名毕业生完成报名入伍流程。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寒假期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协同指导各学院创造性地做好主题教育和管理服务等工作,注意方式方法,保证了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学工战线同志在寒假期间也注重自身“充电”提升和严格自我管理,认真自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生思想教育政策知识,提升思想素养;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研修班,提升业务能力;积极思考谋划2023年和疫情防控新阶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在学校学院上下共同努力下,寒假期间各项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有序推进,有效助力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也为新学期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