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心灵,逐光成长。5月6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在天门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演绎心灵,逐光成长”心理情景剧比赛。天门山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学生管理部长、综合部部长汪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聂余,经管学院辅导员朱蕾、盛亚琴、李佳颖担任此次比赛评委,200余名学生代表现场观看此次比赛。
经过初赛选拔,共有15组队伍进入决赛。同学们自编自演,从不同的角度,生动演绎了大学生在自我探索和成长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心门》《卷躺之间——我的45度人生》《不妨不妨,来日方长》等剧目,内容形式多样化,主题鲜明。反映出如在强制合群中丧失自我、在散漫的大学生活中迷失自我等多种现象。比赛中,选手们用动情的表演,把对心理剧的理解以及将剧中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情感宣泄表达给观众,用欢笑、泪水演绎着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历程,引起了在座师生的共鸣,赢得了阵阵掌声。
表演结束后,聂余就参赛者的表演做出点评。她指出同学们的选题十分契合主题,《孔乙己的长衫》《沉默的旋律》等剧目选题紧扣时代热点话题,从自我认识、网络暴力、人际关系等方面挖掘大学生常见的冲突和成长议题,直击当今校园生活的各种心理现象。随后,聂余建议,要注重剧本题材选择,要有“痛点”、有“爆点”、有“燃点”、有“焦点”,有情感升华,发人深省,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经过激烈的角逐,节目《心门》脱颖而出,夺得桂冠,荣获一等奖及最佳剧本奖。《卷躺之间——我的45度人生》《沉默的旋律》荣获二等奖,《语言》《追光的人》《不妨不妨,来日方长》荣获三等奖。赛后,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内心,在舞台上表演的内容有时也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可以引以为鉴,十分具有教育意义。
经管学院已连续九年举办心理剧比赛,通过舞台剧、微电影等形式,打造“最好的集体心理教育”,以赛促学,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现象、缓解心理问题。下一步,学院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5·25”心理活动月开展“心理微团辅”“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七个一”系列心理健康特色活动,进一步打造心理育人品牌项目,服务广大学生,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用大众化、通俗化、形象化的形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