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党建+石榴籽”菁英班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活动特邀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负责人公丕普老师等专家指导第五期菁英班学员探寻中国书法之美。学校赭麓书画社、德雅书苑、汉语桥协会等社团也应邀参加活动,带领学员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书法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公丕普老师指导学员们依循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探寻中国书法的奥秘,领略书法文化与艺术之美。公老师亲自授课,从甲骨文的象形字引入,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类型为基础介绍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与特色所在。他教育学员,用笔有常,中锋为常,是以千古不易,结体无常,多变故无常,是以因时而转。他通过展示“傅山书法”,“金龙漆书”等作品向学员们讲解汉字结构之美;通过展示《祭侄文稿》,《泰山金刚经》等书法作品,向学员们讲解各类书法字体的特点。古拙壮美、清风骨峻,一幅幅书画作品,各有特色,百花齐放,让学员们大开眼界。

素手轻抬玉剪扬,龙飞凤舞彩云祥。素手缕沉心,绘剪生花,德雅书苑社团的骨干们从背景介绍、作品赏析、方法展示、寓意分析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剪纸,对折勾勒,裁剪生花,透过镂空的纸缝,展现艺术之美,通过“面对面”交流指导的方式让同学们亲自领略了中国千年的国粹文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老师和学长的指导下,石榴籽班学员现场体验了书法和剪纸的创作。笔墨浓淡,山水尽出,香味浓淡,一笔,一纸,静静地写下几个字;纸随剪转,心由纸动,以兔元素与福字结合进行剪纸创作。来自维吾尔族、藏族、回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同学一起合作,共同创作,以轻松欢快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筑中国梦,石榴籽工作室一直积极主动创新形式,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学子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帮助学员们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学员们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