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专业实践育人,6月25日晚,历史学院在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三报告厅召开暑期“小学期”师生见面暨安全教育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暑期“小学期”特聘教授代表、专业教师代表、各年级辅导员及全体参加暑期“小学期”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丁修真主持。

丁修真向参会人员解读了学院暑期“小学期”的总体工作方案,介绍了暑期“小学期”特聘教授与校内导师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对暑期“小学期”特聘教授与校内导师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说明。院长刘道胜代表学院与暑期“小学期”特聘教授签署了工作协议。刘道胜在总结中表示,暑期“小学期”是一项惠及所有学生的制度设计,对学科专业发展与新时代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学院要坚持“特聘教授+校内导师+辅导员”的教学实训模式,聚焦“入职顺、适应快、潜力大”的优秀师范生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方案,尤其是尊重特聘教授一线教学经验,使之转化为师范人才培养的强大动力,真正做到擦亮师范教育底色、提升学生教学实践技能。他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与实训的过程中,扎实做到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强化学思践悟,力争成为“学科核心素养高、课堂教学能力卓越”的金牌师范生。


学院党委副书记宫超开展了暑期“小学期”留校学生安全与纪律教育。他指出,本次暑期留校学生具有总体规模大、留校类型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要求同学们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学校相关管理制度与规定。结合具体案例,宫超详细解读了《安徽师范大学暑期留校住宿学生管理规定》,围绕假期留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防溺水、防网络电信诈骗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安全教育,为留校学生划定了安全底线与纪律红线。

历史学院高度重视师范生人才培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推进暑期“小学期”工作,学院将以“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契机,精准链接、全面整合省内外中学历史教学名师以及校内思政、管理、服务力量等育人资源下沉一线,不断完善暑期“小学期”的理论与实训课程设置,选优配强教学实训团队,全面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力争为实现基础教育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