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围绕“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开拓实践基地,实现二年级学生覆盖率100%,专业契合度100%,领导老师参与度100%,资金投入100%,安全保障100%,打造红、绿、银、金“四色课堂”,有效提升行走思政课堂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聚焦思想引领,打造“红色”思政课
“白天顶着烈日测量实地数据,晚上沐浴星空在电脑上绘图确实辛苦,但想到‘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想到我们可以发挥理工科学子专业所长助力红色精神传承,利用信息技术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这些红色基地,我就浑身充满了干劲。”为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建立“线上红色展馆”的队长周凌峰如是说。

“VR+红色教育”的项目e站实践团队分布在芜湖、金寨、怀宁、阜南、亳州,他们把以往“听、看、学”为主的红色教育参观学习模式,升级成为兼具“乐、思、享”的启智润心体验。通过熟练地操作无人机、单反相机、全景云台,记录革命先辈生活、战斗的场景,使用 VR 技术还原。团队成员通过测量工具,一遍又一遍采集和记录红色建筑技术数据,在 VR 实训室里进行三维建模重构,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的思想熏陶。


聚焦乡村教育,打造“绿色”思政课
编程课上,小老师们为了便于孩子们的学习与理解,将Scratch编程作为讲课内容,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动画让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计算机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总是会不断地冒出许许多多新奇的想法与问题,小老师们总是会耐心地一一解答,带孩子们共同探索编程新世界的奥秘。

教育的本质,不是装满,而是点亮。彩虹e教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点亮了农村留守儿童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望。团队们以计算机编程为中心,将计算机知识、网络防诈骗、少儿编程合为一体,开展多类课程,培养乡村儿童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注重全面发展,向孩子们捐赠书籍200余本,开展智慧问答、活力体育、美术课堂、家庭劳动教育等课程,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聚焦群众需求,打造“银色”思政课
青年学子唯有深入实践,才能深切感受社会前进的脉搏。夕阳e路实践团队走进老年大学,根据服务需求,细化服务菜单,以改善老年人所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为出发点,以老年人在智能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为目标,精心准备授课教案、录制教学视频,发放操作指南,建立授课答疑群,解决老年人易遗忘的问题。实施一对一、手把手、面对面教学,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1370小时,制作授课PPT44份,服务人数180余人。

聚焦学用相长,打造“金色”思政课
深入基层,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学以致用是金色思政课的重要目标。万家e诊实践团队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和优势,依托学校附近社区就近开展为期15天左右的电脑义务维修、网络知识宣传和调研、网络安全普及、计算机知识课堂等服务活动。结合社区需求,开展“防骗e行”公益宣传活动,宣传防诈骗知识,提高居民防诈骗意识。共计建立社区维修点7处,维修电脑等电子设备280台,开展网络文明宣讲12场,累计服务社区居民395户。

同时,学院以项目化方式推进社会实践在深度和效度方面的提升。“智慧养老”“智慧消防”“智慧医疗”实践团队聚焦专业前沿领域,助力行业提升;赴芜湖港龙果蔬“项目e站”实践团队调研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发农产品检测系统,助力乡村振兴;赴芜湖市汇成社区“项目e站”实践团队深入挖掘社区管理中的痛点,开发微信小程序,助力社区治理;赴马鞍山横山风景区 “项目e站”实践团队开发微信AR小程序,实现足不出户浏览自然风光,助力科技兴旅。

四色思政课,精彩过暑假。485名学子投身实践,13名老师指导教师与实践团队一路同行,悉心指导。34支实践团队,提交调研报告40余篇,学院发送微信推文、新闻稿79篇,省级以上新闻稿投稿成功360余次,提交视频48条,得到学习强国平台等国家级媒体的报道130余次。这个夏天,计信学子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基层一线接受教育,在四色的思政课堂上增长才干,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书写着青春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