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快讯

出版社召开《芜湖城市与建筑史稿》专家论证会

  • 时间:2023-11-20
  • 来源:出版社
  • 作者:出版社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11月17日下午,出版社组织召开《芜湖城市与建筑史稿》专家论证会,邀请业内专家围绕书稿写作方案和主要内容等进行深入探讨与论证。

会议邀请安徽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安徽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先俊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邀请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徐彬教授,历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道胜教授,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兴柱教授担任专家。主创团队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葛立三先生,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姚景艳老师、出版社社长张奇才教授,审读专家黄成林教授,副总编辑吴顺安、谢晓博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吴顺安主持。

作为芜湖近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葛立三先生对芜湖城市与建筑史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详细介绍了书稿的缘起和写作方案。他表示,《芜湖城市与建筑史稿》是在此前出版的《芜湖城市与建筑丛书》(古代、近代、现代三册)基础上的系统提炼和拓展延伸,有联系更有区别,整套作品力求从城市发展和建筑活动的角度,反映芜湖人民从古代艰苦创造到近代曲折抗争再到现代阔步奋进的历程。同时,他也提出了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希望得到专家的建议和帮助。

会上,各位专家分别从历史学、地理学等不同角度对书稿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为书稿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图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张奇才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强调,出版社始终坚持精品出版不动摇,努力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出版物,弘扬中华文明的伟大精神。他希望,本书能够充分展现芜湖“半城山半城水”的文化特点,彰显城市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底蕴。

最后,王先俊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强调,本书的学术价值和专业性很高,其深度和复杂性更凸显了研究的严谨和创新,通过对芜湖城市发展与建筑的系统研究,深入挖掘芜湖地方特色文化,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城市发展与建筑的关系,以独特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芜湖城市与建筑发展的窗口。王先俊教授全面梳理和总结了专家的各项建议,并对书稿未来写作方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他表示,出版社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和挖掘优秀作者,不断推出具有文化内涵的精品图书,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为城市的发展持续赋能,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本次会议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书稿,同时也为下一步顺利开展出版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出版社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挖掘文化产品的内涵价值,注重提升内容质量,为读者呈现更多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化产品,为推动出版事业高水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出版社还将继续加强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为读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