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调节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美术学院以“10·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为契机,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开展专题培训,普及心理知识。为提高学生识别、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12月6日,学院邀请校心理健康中心陈程老师、教育科学学院金凤仙老师分别在花津校区、天门山校区开展《学团寝骨干心理知识与能力培训》和《生命与爱》的专题讲座,陈老师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类型、识别、预防和应对等内容,为学生干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他鼓励学生干部要充分发挥朋辈作用,及时关注班级同学和室友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早上报、早干预、早处理。金老师从生命的意义、面对挫折的解决方法等方面,给全体大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心理教育,在讲座最后,全体师生起立进行生命的宣誓,让学生再次思考了生命的意义与重量。

组织交流分享,加强朋辈互助。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调适工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学生应对挫折挑战的能力,学院召开主题班会及心理健康交流会。通过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在折纸中写下鼓励语句、蒙眼贴笑脸、绘制徽章等活动,学生逐渐打开心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感受温暖欢乐的同时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举办趣味运动会,增强适应能力。学院联合外国语学院组织举办了2023级新生趣味运动会,以进一步培养2023级新生团结互助精神,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通过“跳大绳”、“篮球赛”、“羽毛球赛”、“拔河”等项目,学生加深了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也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创作落叶拼贴画,传递正面能量。学院学生会组织学生将落叶和其他物品进行拼贴,通过有趣又艺术的手工,帮助学生发泄情绪、舒缓压力和焦虑,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此外,将落叶拼贴画进行展览,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美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多次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引导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此次心理健康月活动的开展,有效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美术学院将继续开展特色心理健康活动,促进学院心理健康工作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