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美术学院)4月24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铁骨画魂铸新梦’芜湖铁画艺术作品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该项目由安徽师范大学主办、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和芜湖飞龙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合办,展览一直持续到5月5日。
开幕当天,在展览现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飞院长,芜湖铁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储金霞女士及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家康,分别担任解说员,给到场的嘉宾和新闻媒体解说芜湖铁画的历史渊源、工艺之美及特色作品。这种新颖别致的开幕形式令与会嘉宾和观众赞叹不已,不仅可以近距离观摩芜湖铁画,还可以在专家、传承人的讲解中领略到芜湖铁画的艺术魅力所在。
在随后的“‘跨界与融合’:芜湖铁画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项目负责人高飞院长表示:芜湖铁画是铁的锻制技艺与绘画艺术的碰撞,是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直注重芜湖铁画的传承和发展,自国家艺术基金设立以来,先后申报成功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和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取得了良好的传承效果。那么,在高校的探索性教学中,芜湖铁画与壁画、雕塑等艺术是否有跨界借鉴和融合的可能性,又该如何融合,需要探索。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村表示,芜湖铁画艺术非常独特,不同于其他绘画,通过锻制技艺,让绘画画面产生立体感,丰富了绘画表现力和空间层次。芜湖铁画材料独特,以材料命名,展现出材质美感。芜湖铁画不是雕塑工艺,叫铁画很合适。传统铁画注重与绘画融合,有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在保持传统铁画的同时,可以丰富审美追求,可以不局限于国画,包括题材,都可以拓展。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芜湖铁画要保持纯粹性,无论审美特点如何变化,都不应脱离铁画本质,不要模仿国画的彩色。任何一门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它的不可代替价值,现代人更喜欢看见手艺的朴实感,保持铁画的本真性,去研究探索他的肌理质,意义上重大。
芜湖铁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储金霞表示,芜湖铁画的生命力扎根于民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讨,从文化和美学上提升芜湖铁画魅力。铁画表现空间很大,变平面为立体、三维。合肥工业大学一名教授用芜湖铁画技艺做雕塑屈原,效果很好。铁画可以写意,也可以抽象。芜湖铁画的最高价值在于独树一帜,在于特色-黑白色。一段时间,彩色铁画进入市场,但彩色不能代替铁画。应避免彩色铁画代替黑白铁画,否则会陷入对铁画材料的误解。年轻人要继承铁画,铁画要进高校,不仅开设技艺课程,还要开设理论课程。芜湖铁画本次在西安展览,希望能与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发生碰撞,产生效果。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陈晓春主任表示,铁作为一种生产工具转化为铁画艺术,其产生过程值得研究。传统铁画多是对于绘画的笔墨感的表现,但铁的丰富形式需要多加探讨。在守住铁画黑白本体基础上,芜湖铁画的艺术语言需要多加探索,不要固守,不要人设枷锁,给予其发展空间。芜湖铁画的匠心特质,决定了从业者必定不是大面积的,在产业发展同时,让其多元发展。
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家康表示,当前铁画创意不够,内容题材丰富力表现不够。需要对锻制技艺总结,什么样的画面需要什么样的技艺,需要归纳,而不是随便缎打一下。技艺要提升,不能丧失画面审美。铁画是块面,块面应古朴,铁画是线条,线条应飞云流水。学铁画不是一日所成,传承人要把后继有人作为自己目标。
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储铁艺表示,芜湖铁画在产生初和建国后,先后具有两次发展契机,都是铁匠与画家的碰撞。创作经验是一幅画不见得创作时间越长越好,而在于某个细节某个灵光点。可以做一些当代的、并不复杂的作品,作为挂壁艺术装饰家具环境。
西安美术学院教师寇志远表示,芜湖铁画一开始是趣味性的艺术品,但当前铁画局限性大,思路固守,铁的材质发挥不够充分。很多铁画锻制只是敲敲打打,是否融入主观情感很难说。应该把主观情感融入进去,使铁画材质产生精神上的变化。铁画发展要放开思路,不要自己束缚自己手脚。
会议最后,高飞院长发言总结。高飞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发言热烈,而且真知灼见迭出,很好地诠释了本次研讨会主题。这是一次对芜湖铁画发展的成功把脉,回去后要认真梳理、思考各位专家的建议,争取把芜湖铁画融入到雕塑专业教学中,为两者的跨界与融合开辟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