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法学院)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增强法苑学子对“五四”精神的理解,积极传承“五四”精神,4月28日晚,法学院于第三报告厅举办“五四青年”主题大学生青春故事分享会。此次分享会邀请了15卓越司法刘闯、张家志,15法学王玉玲、张楠楠,16法学刘岩、刘彩群、陈沁瑶七位同学分享他们的青春故事。院团委书记王虹圆出席会议,法学院2018级全体成员及部分团学骨干到场聆听,分享会由院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张沥丹主持。
七种不同的青春,却是同样的精彩。七位分享者围绕专业学习、学生工作、志愿服务、暑期实践、兴趣导向等方面分享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刘闯从学生干部经历入手,分享了担任四年班长的心得感悟,提出“共建、共商、共享”的班级建设理念。他指出任何成功与收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断试错也是宝贵的人生经历。张家志围绕“本我、15级卓司班的一员、学生会副主席”三个角色阐述了勇于撕掉标签,只有自己才能定义自己的道理,他鼓励同学们要勇于克服困难、学会换位思考。王玉玲强调,大学生要注重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平时学习的持续性,还要多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在实践中开拓眼界,汲取榜样力量。张楠楠结合自己在青年法学社的成长经验分享志愿普法的心路历程,他说:“只要有一个人有所收获,普法就是有意义的”。他鼓励大家找好定位,努力发光发热,在最好的年纪里选择拼搏奋进、做与时俱进的新时代青年。刘彩群从论文写作谈起,分享论文写作的流程及技巧,并结合自身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挑战杯等论文的经验鼓励大家夯实专业功底,增强学术本领。刘岩向大家介绍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流程,建议大家提早准备,合理协调时间,并建议大家要真诚待人,处理好人际关系。陈沁瑶分享了她转专业前后的心理变化,强调兴趣与选择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期末考试的复习方法与心得。
七种不同的青春故事,叙说着同样的昂扬风采。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青春的意义就在于努力拼搏,静默成长。在此次分享会中,学子们聆听青春故事,汲取榜样力量,在思想的碰撞中收获学习方法和生活经验,相信大家会朝着成为新时代新青年的目标扎实前进,共同建设更加美丽的法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