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党建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合作,首届全国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书记/院长论坛于2024年5月17日—19日在安徽合肥顺利举办,来自全国24个省份、10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会。

该论坛由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本次由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阜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协办。

在开幕式上,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范奇、安徽大学副校长钱家盛分别致辞,向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开幕式由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仲红主持。

本次论坛包括主论坛特邀专家报告和分论坛主题交流两个环节。其中,在主论坛特邀专家报告环节,来自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和广州大学的特邀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深入交流。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作《安徽大学:打造服务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力量》的报告,他介绍了安徽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结构、师生规模,阐释了“服务安徽、立地顶天、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的发展理念与“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的发展路径,围绕地方高校与地方战略互动、高质量支持地方建设等方面分享了“安大实践”与“安大经验”。

暨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翁健作《学科建设漫谈》的报告,他介绍了暨南大学的整体情况,并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方向凝练、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影响力提升等方面,介绍了暨南大学的相关做法与经验,进而围绕本学科的高质量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广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志宏作《网络空间高隐蔽未知威胁智能检测与溯源——四蜜体系简介》的报告,他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仅靠增加防御设施数量并不能确保网络安全。因此,开展网络空间高隐蔽未知威胁智能检测与溯源技术相关研究是重要发展方向。针对智能化未知威胁检测与溯源所面临的问题,他结合团队成果,介绍了基于样本自适应的动态网络模型用于小样本恶意软件分类模型以及面向攻击者画像的网络攻击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应用等。

主论坛特邀专家报告环节分别由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谢少荣、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鲍秉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崔江涛主持。

在分论坛环节,来自全国的专家和学者分别就“高质量党建引领计算机事业发展”“高水平计算机学科与高校发展”“一流计算机专业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四个主题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与分享。
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罗永龙担任“高水平计算机学科与高校发展”分论坛主席,与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方贤进、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海辰共同主持了“高水平计算机学科与高校发展”分论坛。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鲍秉坤作“面向高校计算机的高水平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报告,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郑忠龙作“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学科建设探索”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张道强作“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研究的探索和体会”报告,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黄河作“有组织科研背景下的地方院校计算机学科高质量发展”报告,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崔来中作“深圳大学计算机学科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报告,新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杨文忠作“新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进展”报告,与会人员进行深切交流。






本次论坛共邀请25位报告专家,汇聚了全国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党政负责人、国家级人才、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负责人等知名专家和学者。通过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搭建了一个高质量党建促进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人才培养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为一流计算机学院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