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18日,由历史学院主办的安徽师范大学第八届“地域徽州:经济·文化·社会”研究生暑期班如期举行。根据暑期班日程安排,前三天为学术讲座和学员学术交流,后三天为徽州实地田野考察。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2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本次暑期班。
13日—15日,先后有六场学术报告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B108报告厅举行。学术报告分别由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梁仁志教授和历史学院院长刘道胜教授、副院长韩家炳教授、康健研究员主持。
清华大学阿风教授作了题为《周绍泉先生与历史研究所的徽学研究》的学术报告,细致讲述了周绍泉先生的学术研究历程。周先生前期研究明代中外关系史、社会文化史,后期主要从事关于徽州文书和徽学的研究。学员们从周先生身上汲取到先做人后做学问的道理。暨南大学黄忠鑫副教授《民间文献与明清基层区划研究》主要阐述了研究基层区划的重要性、历史地理学视野下基层区划的基本议题、明清基层行政组织与基层区划体系等,他主张针对历史时期的中国基层组织和区划研究需要建立在细致爬梳大量民间文献的基础之上。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从“门图”文书看徽州僧(道)俗关系与传统社会之变迁》结合目前可见徽州“门图”文书的具体案例,强调“门图”与明清宗族、寺庙及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安徽师范大学刘道胜教授《户籍与明清徽州基层乡治》结合丰富的民间文献梳理明清时期户籍制度的演变轨迹,强调对制度和社会实践的研究中要存有问题意识。南开大学卞利教授《明清时期的民间规约与经济秩序——以徽州为例》围绕明清时期民间规约的概念、基本特征、主要功能等进行讲述,肯定了民间规约在维系经济秩序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安徽师范大学王世华教授《徽商研究漫谈》以参与编纂《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六百年徽商资料集成(1368—1956)》的经历为线索,分享其长期从事徽商研究的诸多心得。他认为,徽商研究要重视整理与运用第一手资料,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整理资料虽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但这是学术研究的源头,具有嘉惠学林的重要意义。
每场报告以专家主题讲座为主,并有学员论文汇报、学术互评等交流环节,授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会师生在学术交流中受益良多,带来了别样的学术熏陶,有力地拓宽了与会师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界交流活动良性发展。
暑期班专题学习结束后,为了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暑期班提前选定具有典型徽文化特征的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歙县中学,以及瞻淇、义成、雄村、昌溪、周邦头、许村等徽州传统古村落作为本次实地参观和田野考察的地点。16日下午,全体学员前往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与歙县中学考察,初步形成对徽州历史文化发展的整体认知。随后前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瞻淇考察,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员们漫步古巷,聆听汪奔博士讲解瞻淇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瞻淇鱼灯市级非遗传承人汪近午先生亲自向学员们展示鱼灯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并将鱼灯展示与表演动作巧妙结合,学员们亲身体验了一次接地气、有烟火气的徽州民俗文化。17日上午,学员们前往雄村、义成考察,了解曹氏、朱氏等村内具有代表性的宗族发展情况。当天下午,学员们来到昌溪、周邦头考察,在吴氏、周氏宗祠中感知两大宗族过往的荣耀。通过了解“吴茶周漆”的经营历史,学员们更加具像地感知徽商在历史长河中的浮沉。18日上午,学员们前往许村考察许氏宗族的发展情况。许村的海商集团,是徽商在明清经济发展中面对专制皇权的因应。令人敬佩的是,许村文风昌盛并传承至今,从传统时期的48位进士到近代的“一门五博士”“一门五院士”,是徽州民间重教之风的典型例证。通过三天的实地考察,学员对徽派建筑有了直观体验,对村落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徽州历史文化给学员留下了宏观而深刻的印象。
在校研究生院大力支持下,在历史学院的全程指导和精心组织下,2024年第八届“地域徽州:经济·文化·社会”研究生暑期班顺利举办。在此期间,全体学员认真聆听学术讲座,深入实地考察,对绚丽多彩的徽州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次研究生暑期研习班充分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校徽学研究的影响力,加强了与不同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今后的暑期班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完善活动细节,为国内外各高校研究生搭建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